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乡村周末】海上漂流或掘土隨遇安居

( 文 = 李金枝、陳香秀、吳婷婷、秦延安 )

[左]漁排上的民居、[右]雨後的喀納斯湖
位在疆北的喀納斯湖,是藏在山林間的綠寶石,相傳當年成吉思汗葬在此地,而守護成吉思汗陵墓的神獸一直生活至今,這裡就如同英國的尼斯湖一樣,有著湖怪傳說。為了能在艱苦的環境生存,先人掘土而居,在冬暖夏涼、防風聚氣的穴居度過千年歲月,又或是在大海中建立起海上村莊。先人們運用智慧、因地制宜,構建幸福家園,並世代在此隨遇而安。

寧德三都澳~海上漁排

- 廣告 -

船隻行駛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上,放眼望去有一座隨著波浪起伏的村莊,這就是三都澳的海上漁城。三都澳又名三沙灣,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距離市區約30公里,是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也是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三都澳地形口小腹大,海水進易出難,內海與外海落差約5米,加之環三都澳的島山有5條溪河不斷往三都澳注入淡水,形成了獨特的半鹽水水域,非常適合海產品養殖,這裡是大黃魚的內灣產卵場,也是中國大黃魚育苗與養殖技術開發與推廣中心。

當漁船駛入三都澳海域時,可見許多用於支撐海上漁村的白色浮球,有疏有密,遠遠望去,如散落水中的梨花。30萬個養殖網箱,綿延數十海浬,多達3千多棟小木屋立於漁排上,不僅掛有門牌且錯落有致。

海上村莊交通很發達,水路縱橫交織,寬敞的可供大船往來行駛,窄小的僅夠小舟靈活穿梭,就像村莊裡的大街小巷。坐在隨波蕩漾的漁排上,可以把酒臨風、品嘗海鮮,還可以垂釣、賞魚。如果你釣到魚,可以直接在海上餐館現煮現吃,或是請漁場主人用冰塊包裝好,帶回家和親朋好友分享。

[左]寂靜的喀納斯湖村、[右]喀納斯村民房
喀納斯村~湖怪之說

喀納斯村的牧民說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後人、蒙古族的圖瓦人,當年成吉思汗帶兵西征到此,因憐憫軍隊中的老人、小孩和傷患,同意他們留在這裡,後來又移來了哈薩克族、回族和漢族,形成了多民族的村落。

在喀納斯村,牧民們居住的房屋叫木楞屋,木楞屋是用直徑較粗的原木,將其垂直鑿入地中,作為房屋的立柱,然後在每兩根立柱的相對面鑿出三角形的卡槽,其它原木兩頭依次削尖,橫向放置在兩根立柱間,原木之間鋪著混入泥土的雜草,以保證牆面的密封,就這樣依次壘加原木,直至完成整面牆,最後再搭建起三角形屋頂,將原木鋸成的木板依次覆上,冬天,屋頂可充當儲物室,牧民將木板掀起,裝入牛羊肉,以備冬日之需。

在喀納斯村,早有湖怪傳說,有人說成吉思汗死後將陵墓葬在了喀納斯湖底,湖怪就是守護成吉思汗陵墓的神獸,也有人說這是湖裡的哲羅鮭大紅魚的魚群在作祟。湖怪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正是這股神祕的色彩,吸引著各地的遊客到此探尋湖怪之謎。

[左]地窯民居、[右]地窯入口
柏社村~深藏地下

陝西咸陽柏社村因歷史上廣植柏樹而得名,作為關中平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風大、雨少、黃土深厚的特性,讓柏社村民選擇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居住方式—地窯。柏社村看似其貌不揚,卻有著1,600多年的歷史,曾是關中通往陝北、甘肅、寧夏的重要通道,秦漢以後屢為兵家必爭之地。

柏社村的房屋並不像其他地方的村莊那樣緊湊,村裡目前有225個下沉式窯洞四合院,大多為上世紀50年代的地窯,部分老窯有上百年的歷史。

地搖的地面上多會圍建著一個高約1米、長約10米的四方形青磚攔馬牆,攔馬牆裡便是深約9米的地坑。攔馬牆既可防止地面雨水灌入坑內,又保證地面人畜和兒童的安全,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也同樣建有這樣的攔馬牆,讓整個地窯院落看起來既美觀協調又古樸大方。

沿著青磚鋪就的十多米長的臺階式斜坡,穿過一個門洞,下入地坑,只見坑內四周分別建有窯洞。窯洞高約3米,深約10米,既有廚房、臥室,又有廁所、柴舍,還有雞舍、畜圈,可謂一應俱全。地坑院中間有一口深約10米的滲井,專門用來聚集雨水作為飲水之用。

微信二維碼

四合院式的地窯建設,蘊含著古老的人居智慧,對昔日貧窮的渭北人民來說是再理想不過的了。因為土層厚且堅硬,地坑院可謂是冬暖夏涼,就連外面輕狂的西北風跌入院內也悄無聲息了,儲藏糧食更是三年五載不生蟲。


【鄉村週末】
電話:+86-10-851661166
信箱:cunbu20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