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首頁雜誌文章編輯室週記

編輯室週記

南極旺,也別忘了北極郵輪!

極地之旅在這幾年出現熱潮,除了旅客更捨得花錢去圓夢,也歸功於旅行業者的賣力行銷推廣。市場統計,2023-2024年全球造訪南極大約12萬人次(包含大型郵輪不靠岸),其中遊客人數超過8萬人,台灣貢獻近千人,創下歷史新高。

春酒聞到的氣息!

每年2月農曆年節後,陸續登場是接連的春酒宴,正是航旅業另一種展現熱情與生命力的時刻。近期參加的幾場春酒宴,從旅行社週年慶到航空公司表彰銷售成績,再到國際旅遊機構來台推廣,一連串的盛事與數據,印證了台灣旅遊產業的強勁復甦。

戰後重建與復甦商機

美總統川普2.0上任,積極介入俄烏戰爭,盼能在4/20前停火;面對戰後和平的重建商機,航空旅遊業早已提前卡位。一旦戰爭停火後,航空運輸業將成為戰後經濟復甦的重要指標,也是第一受惠者。無論是貨運的擴展、國際航班的恢復、旅遊業的重啟...

旅遊業難題:如何提高利潤?

旅遊業因新冠被迫閉鎖3年,解禁後的2年間迎來大批旅遊熱潮,而2025年將是回到疫情前市場的起點,也將再次面臨激烈競爭。邁入新紀元,旅遊業需打破以往價格競爭的迷思,從各面向重新審視成本結構,建立更健康、可持續性的經營模式。...

乙巳蛇年 5大關鍵旅遊趨勢

從甲辰龍年進入乙巳蛇年,旅遊科技業者Amadeus近期發布備受期待的《2025年旅遊趨勢報告》,一窺全球旅遊的未來風貌。這份報告揭示了5大關鍵旅遊趨勢,將重塑全球旅遊格局,非常值得與業界分享,包括:懷舊新風尚:隨著現代社會快速變遷...

2025旅遊業的蛻變

揮別2024年、邁向2025年,全球旅遊業正昂首闊步,邁入嶄新篇章。旅遊產業歷經疫情洗禮,展現強大韌性與生命力,不僅自谷底反彈,更在調整與革新中蛻變,開創全新格局。從全球視野到台灣在地,我們見證了旅遊業的華麗轉身,也遇見2025年蓬勃發展的無限可能。

旅行社的粽子理論

上週,與長榮航空的玩美加族PAK成員一同前往美加進行考察。旅途中,我們深入探討了旅遊業當前面臨的各種挑戰。令人深思的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遷,旅行業之所以能持續生存、不斷有新血加入,其核心在於「產品內容」,而這背後的精髓可以用「粽子理論」來解釋。

PAK的成敗關鍵

航空公司與旅行社共同組成PAK(推廣套裝旅遊,Package Tour),以聯營模式整合航旅資源、滿足旅客需求,實現航空公司、旅行社與旅客三方共贏的目標。以競爭最激烈的歐洲線與美國線為例,越來越多航空公司正在籌組新的PAK,或考慮通過PAK模式來助力銷售...

台美下一站 華盛頓DC?

美國總統大選底定,川普再度當選重返白宮,並高舉他一貫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回顧過往,他曾揚言對台灣收取「保護費」的言論,無疑引發台灣政治上不小的擔憂。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備詢時,對川普連任及其對台政策作出回應...

旅行社經營成本將三高?

觀光署近期提出提高旅行社資本額、旅行業履約保證保險(簡稱履約險)和保證金的3項新政策想法,出發點目的在於強化旅行業的財務穩定性、保護消費者權益,但假設3項一起都上調,等於大幅調整旅行業的營運成本。

Wine&Dine Festival成功祕訣

由香港旅遊發展局從2009年首次舉辦迄今,也是眾所期待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Wine&Dine Festival)」,2024年在10/23~10/27一連5日精彩落幕。作為亞太地區最負盛名的飲食節日之一,無論規模還是影響力都不容小覷。

為何國外旅行業者不推台灣?

今年來台國際旅客數不如預期,以1~9月換算,大約6百萬人次,要達到目標的1千萬人次恐已無緣。近期與外國業者交換意見,其不諱言「不會主動推廣旅客到台灣旅遊…」。聽到這話我嚇歪了,追問其原因,竟是因為台灣的駐外觀光單位...

台虎10歲 成功飛翔

台灣虎航首航於2014年9月,迄今開啟了10年的成長之路,也迎來了10歲生日!在這充滿挑戰的航空業中,台虎不僅能迅速捕捉市場機會、成功站穩腳跟,還成為台灣低成本航空代表、引領低成本航空的潮流。回顧這10年,台虎的成功...

Incredible India商機

台灣的印度旅遊市場相對較小,且多數遊客傾向於選擇前往北印度的知名景點,如德里、阿格拉的泰姬陵、齋浦爾的宮殿等…。南印度台灣市場上的知名度較低,但它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如喀拉拉邦的水鄉、泰米爾納德邦的廟宇...

奧運城市行銷光環不再?

2024巴黎奧運結束了,我國收穫2金5銅共7面獎牌,世界排35名,創下台灣參加奧運以來的次佳紀錄(最佳是東京奧運,奪得2金4銀5銅)。但若以現實面來看,奧運對城市行銷的魅力正在衰退,對承辦的城市及國家來說更是財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