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原民經濟學!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部落達人打造會「黏住人」的國旅

過去台灣部落旅遊常給人品質不穩、接待人員「太隨興」等負面印象,然而,近期去過東海岸的旅客,會發現花東出現許多充滿創意又精緻的原民部落行程,究竟原住民朋友是如何辦到的?不但轉型成功走出特色與質感,還能在疫後的國旅低潮期挺住並熱買,原來是他們「黏住」原民朋友一起這樣做,那就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旅行社當媒婆!協助部落創生打造青年返鄉的路

蔚藍如洗的天,種植關山米的田野搖曳著黃澄澄的稻海,身著阿美族服飾的阿公朝著都蘭山祖靈的方向唱祝詞,獻上小米酒,並笑咪咪的帶著遊客點燃砲聲震耳欲聾、卻毫無半點殺傷力的大竹炮。

趁著阿公教遊客放炮,身為台東關山鎮電光社區農村體驗主理人的寶媽(潘寶瑩)手上也沒閒著,忙著張羅竹棚下的野炊,燒炭火、串豬肉、做麻糬、招呼遊客……電光社區因為寶媽的努力,經營部落旅行已小有成果,結果卻因為一位家族成員傳來的訊息使得寶媽感到非常恐慌,「我女兒說她跟她的朋友要回來,對,她要當返鄉青年啦!」寶媽聯絡新南向旅行社的簡庭聿,哇啦哇啦的嚷嚷。

【上圖】台東關山鄉電光社區的體驗行程,穿戴著阿美族傳統服飾的阿公教遊客放大竹炮。【下左圖】在能眺望都蘭山和關山稻田的高台上野炊,體驗烤山豬肉和麻糬。【下右圖】寶媽帶著遊客在梅子成熟期間上山採果,體驗釀梅酒。(圖片提供=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

女兒想回來是件好事,但當媽的竟然超緊張,簡庭聿回想那時狀況不禁挑眉笑。寶媽會感到慌張的理由很實際,「年輕人返鄉後工作去哪找!?」雖說電光社區會有遊覽車載遊客前來玩,但說不準一年只有一、兩車,總不能讓年輕人一直在社區裡打零工,「於是,我建議寶媽嘗試與旅行社合作,以共管共銷的方式試試看,開始接那種兩、三人的散客,旅行社這邊幫散客作併團,談定後給讓客人選擇遊程套裝,然後請寶媽這邊做接待。」大團還是照寶媽之前的方式接,但也抓住寶媽之前基於時間人力成本無法做的散客。

- 廣告 -

社區輔導起家,因發現社區對於觀光旅遊的需求而進階成為旅行社業務的簡庭聿與寶媽,在梳理了社區資源後,協助女兒跟她的朋友運用餐飲的專長,在社區裡開設食堂,參加行程的遊客可以就近在食堂用餐。來玩的遊客增加了,經濟收入愈多,年輕一代真的就陸續回來生活、創業,有開咖啡廳的、學種稻的,電光社區的遊程可串接的周邊亮點愈來愈多,還可延伸到關山鎮上去體驗做愛玉。

「我們過去都很注重在捉大魚,就是遊覽車的大團客人。」寶媽回饋給簡庭聿的感想很可愛,「但是那個旁邊水溝裡邊的小魚都一直流走 ,那現在小魚可以一坨一坨的匯聚在一起,不單是叫阿公出來表演放竹炮,遊客來電光社區的選項更多元, 可以到年輕人駐點的地方,讓社區裡的更多人有事情可以做。」

【左圖】知道愛玉長什麼樣子嗎?關山鎮的愛玉公主帶大家去愛玉山上採愛玉。【右圖】綠島的特色行程中,教遊客用撿自海邊的珊瑚殘骸拓印陶土。(圖片提供=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

簡庭聿感受到在台東做旅遊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不具有主流市場經驗和概念,旅行社可成為一個知識庫,從遊客的意見反應累積經驗值並分享出去,讓部落和社區的夥伴們做調整,也像是一個媒合平台,協助解決偏鄉最令人頭痛的人力不足問題。

「部落裡常見的就是叫親戚回來幫忙,但訓練個老半天,人就不見了,我們就會建議他們和「鄰居」(周邊業者、小農等)先合作,發揮各自的專長聯合、調度,幫忙出餐、做接待、帶體驗,以合理有效率的方式降低人資成本。」簡庭聿笑說是在做我愛紅娘,旅行社的角色正是媒婆,在中間做媒合的動作。

位在中央山脈南段的金峰鄉嘉蘭部落在一開始經營部落旅遊時,問題則出在部落裡有太多的業者、小農等一窩蜂的做同樣的事,穿原民服飾跳迎賓舞、射箭、搗麻糬體驗,同質性太高、缺乏特色,無法吸引遊客,結果是大家都賺不到錢,「A單位擅長工藝體驗,B單位的專長是做原民風味餐,C單位則是會帶山林體驗、講解很風趣,了解他們各自的特色後,讓他們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A可以搭配B、C也可以搭B,也可A、B、C串在一起,同中求異、彼此相輔相成,遊客在選擇遊程時的搭配組合更多元。」也就是旅行社提供創新的經營模式與思維,在部落或社區沒辦法負擔太多雇用者薪資的前提下,協助人才培訓與仲介媒合。

旅遊是一個集體性區域的發展過程,也是一種營銷手段,「旅行社能做的除了幫助部落及社區找出特色、制定價格、上架銷售,還要營造出區域共存的共同概念。」簡庭聿常在溝通時直接了當的挑明,「嗯,我是旅行社業者,你也是業者,我要活下去,你也要活下去,雙方都有很高的求生意志,我們才能共同活下去。」

找出部落或社區獨有的特色,洗選、媒合捏塑出亮點遊程。(圖片提供=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
有一種生活叫台東 你活膩的日常是我嚮往已久的旅行

「台東的土會黏人;台東的海,會讓人『嗨』!」黃秀玲 (Show)朗朗上口關於台東的好山水。訴求慢生活、好好吃飯、睡覺的台東生活風格,她在台東開設的生活風格選品店取名作「東東市」,讓旅人透過買東東,來認識台東;並在2023年起,以DMO(目的地管理行銷組織)概念承接台東縣政府專案,策劃打造台東東海岸區域品牌 「台東嗨way」。

曾在台北學學文創任職、負責品牌育成的show,因緣際會愛上台東而移居落地,開始產業輔導及地方創生陪伴工作。「他們就差那麼一咪咪!」show張大眼睛輕嘆,提到當時「做很多諮詢和課程,輔導很多在地團隊,有做產品的、做服務的,但他們產出的東西,就是你都會覺得它離市場需求,還有那麼一咪咪,再怎麼上課都沒用。」帶著一點挫折、和一絲希望的show,索性向台東縣政府承租閒置的舊台東火車站,直接創業開設「東東市」,帶著業者一起做,有市場機制跟第一線銷售數據作基礎,就可以手把手優化、調整產品,解決那一咪咪/在最後一哩的挑戰,讓旅客來到東東市帶走的,不但是不踩雷的好東西,還帶走了「台東的故事」。

「台東縣政府做台東慢食節、最美星空、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近年已頗有成績,物產品牌也推出台東紅烏龍;他們覺得地域上海岸線這段是很精彩的,只是還沒被好好經營跟訴說故事。」這就是「台東嗨way」台東東海岸區域品牌的緣起。和縣府取得品牌設定的共識後,以「Hi~Nice to 『SEA』 you」出發,強調 Sustainable永續 / Embrace熱情 /Amazing驚艷的品牌DNA ,show運用東東市最擅長的行銷策略與設計思考,開始梳理這條176公里長的海岸線,初期先從「改造店家」開始。

運用東海岸美好的風土、人情溫度,「台東嗨way」打造出能觸動人心的遊程。(圖片提供=台東嗨way)

因為縣政府的大力推動,提高很多在地店家報名品牌改造甄選的意願,最終篩選出5家做規劃,「拿成功漁港旁的海鮮餐廳『順大新港』為例,店面門口有個紅色大鳥居,和粉紅色的龍貓壁畫,店家本意是希望有日本文化氣息,也可以讓網美打卡,但他真正想傳達的是日本漁村的氣氛。」所幸在深入溝通後,店家願意聽從建議,拆掉突兀的鳥居、龍貓,讓設計師得以燒杉木工藝的黑,搭配海浪意象的白色店招,整體設計俐落簡潔又大氣、高級感立現,料理、器皿與環境相得益彰,餐廳變美後連帶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也隨之提升,「現在大家說是成功漁港『愛馬仕等級』的精品海鮮料理店,就感覺很對位。」同批成功改造的店家還有台式辦桌風情的「成功鎮 阿鳳海鮮」、金崙原民風快炒店「嘎努食堂」、東河的特產伴手禮店「京亞銘菓館」、南迴大武的「達興山號」等,成為台東海岸從北到南都能串連的珍珠線。

店家改造作業完成後,不但店家來客率變高,營業成長,也得到很多旅行社的回饋,說規劃帶團旅客來台東時,可以多了一些有特色、有故事的餐廳用餐;漂亮的空間能讓旅客心情好、增加打卡跟好感度。「透過店家升級,可以去活絡、轉動在地的觀光產業能量,大家都很開心。」show笑著說。

經過改造優化後的「順大新港」海鮮餐廳,走出質感與價位高度。(圖片提供=台東嗨way)

在改造亮點店家、開發商品以外,並以「嗨way旅行」為主題,設計台東夏天最「嗨」的體驗行程,讓遊客從「長濱到達仁」體驗長達176km的蔚藍公路旅行,多元深入又富文化魅力的遊程,推出後大受高端旅客好評,帶動嗨way風潮。Show提到在遊程路線的前期規劃時,她和團隊夥伴踩線很多地方、體驗各種內容,「當然也有讓人不知道怎麼辦的,天啊!這東西還沒辦法上架,一樣又是一咪咪的問題。」好在,台東的土既然會黏人,那住在這裡的她,就是跟大家交朋友、用誠意跟對方黏在一起,更把自己當成一塊磨刀石,進行遊程的開發。「畢竟打磨一個好的產品,真的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磨每一個環節。」show很認真地說道。

長濱遊程路線上的「太平洋美食街 – 尋找浪花蟹的海宴」,是由3個阿美族的男人帶大家在海邊採集、捉浪花蟹,體驗在海崖上野宴樂趣的遊程。「我就問3個男人,為什麼要到東海岸捉浪花蟹 ?」。男人一時回答不出來,因爲對於海邊長大的阿美族而言,小時候捉浪花蟹烤一烤當零嘴吃,是再自然不過的日常。「我昨晚查了一下,浪花蟹只能生長在乾淨的海水裡,現在台灣西部海邊因爲污染所以現在沒有浪花蟹了,只有東海岸捉得到。」隔天早上,找到解答的男人主動跑來報告。

【左圖】三個阿美族的男人帶大家在海邊採集、捉浪花蟹,體驗海崖野宴。【右圖】採集自山間、海邊的花花草草,皆可成為裝飾野宴餐桌的美麗元素。(圖片提供=台東嗨way)

「很棒!那你就可以和遊客講,這就是來長濱捉浪花蟹的理由啊!因為東海岸的海水很純淨。」show給了一個大大鼓勵的表情。「還有,那個野宴的棚子,可以不要像是辦桌的嗎?上面裝飾的海草、花葉,可以有月桃花,不但漂亮,原住民不是還會用月桃花裡藏的水份來洗手嗎?如果放在桌上當餐前洗手花,遊客會覺得很有意思。」透過踩線時的實際體驗,show和業者達成共識,交上朋友,一起攜手為旅客創造令人驚豔的小細節。

【左圖】原住民朋友在東海岸從小看慣的飛魚,遊客卻沒看過,聽起講解感到津津有味。【右圖】原住民媽媽教遊客用母語唱她們小時候唱的歌。(圖片提供=台東嗨way)

外地來的遊客,要感受到的正是這些發生在原民日常生活裡不經意的小細節,但卻是很精彩的體驗。「產品優化了之後,做出特色、有了品質,單價就可以提高,利潤相對變高,才能永續經營;而有了口碑,原民朋友自己也會有成就感,連帶會對產品負責任。我一直分享的,要和客人做朋友,鎖住客人的心,然後客人真的會一個帶一個來。」

在現在旅遊碎片化,住宿、餐廳都可在網路上查得到價格,成本透明的時代,show提到如果要以旅遊活絡地方創生,所歸納出給旅行業者的3個關鍵字是:「朋友、風土、Moment」;Moment指的是美好難忘的時光,一個好的產品遊程要能觸動到一個人的心,打入心錨。也就是說,要能滿足客人想要被滿足的精神的部分,每一個旅人想出門都有一個理由,可能是一種嚮往,可能是一種探索,可能是想要去經歷某些事情,「如果這些東西,在你安排的流程中被滿足了,那這個產品就能成功。」show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