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看見曙光 找回希望
台旅協會為旅行業者開闢藍色公路新藍海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2∕16舉辦第三屆第三次理監事會暨春酒晚宴,當天還特別邀請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以「數位,看得見的競爭力」為題,與觀光產業分享數位化的商機與實例。
迎接疫後,台灣旅遊交流協會也宣布爭取到航港局振興國旅「Taiwan Hi」合作,將邀請旅行同業免費考察以及上培訓課程。

賴瑟珍:觀光旅遊業屢仆屢起 堅韌不已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致詞時表示,她是1973年進入觀光局服務,歷經台日斷交、台韓斷交、911、SARS、金融風暴、八八風災,這次新冠疫情更是長達3年。賴瑟珍以觀光旅遊業總是「屢仆屢起」來形容其韌性,並舉拿破崙說過的「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能屢仆屢起」與業者們互勉。

- 廣告 -

賴瑟珍分享易經中「變易」: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疫情也改變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的服務方式,以往著眼於兩岸及海外交流為主,疫情下改為協助交通部觀光局舉辦人才轉型與培訓,並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台灣觀光人才培訓及旅遊服務品質提升;今年更爭取到航港局「Taiwan Hi」品牌合作,旅行社會員朋友在2月下旬將開始一系列的考察踩線與課程活動,所有活動都是免費參加。

賴瑟珍最後表示,目前港澳來台自由行已經開通,更期望大陸市場也能儘快恢復正常交流,相信2023年將是「看見曙光、找回希望」的一年,透過產官學共同努力,找回2019年的榮景。

張錫聰:曙光來了會越來越亮
儘速重啟兩岸交流 讓兩岸旅遊常態化

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張錫聰致詞時表示,台灣觀光發展在2019年達到高峰,歷經新冠疫情跌落谷底,終於在2022年迎來88萬旅客數,雖與2021年的14萬人次成長很多,但與2019年的1,168萬人次還是相差甚遠。

自從台灣於2022年10∕13重啟國境,2023年1月平均每日7,800多人,總計1月份有24萬多人次;2∕1~13,每日平均則是達到1萬2,200多人,國境開放加上台灣燈會,亞洲旅客紛紛來台。

張錫聰呼籲觀光旅遊業者要重新思考疫後商機,除了港澳業者已經啟動、組織招攬生意,更重要的是儘速重啟「兩岸旅遊交流」,畢竟兩岸旅遊常態化,兩岸才會有良善發展。

「曙光來了,未來會越來越光明」,觀光局針對自由行以及團客都擬定計畫,讓自由行旅客有具體誘因來台,對於經營日、韓、東南亞等市場的旅行業者給予獎勵,激發動能招攬更多國際旅客來台。


【左圖】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分享「數位,看得見的競爭力」主題。【右圖】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中)致贈紀念品感謝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左),右為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

AI×大數據 增產值、擴商機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幫產業搭建交流平台,配合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在數位轉型擴大5G運用下,也邀請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與業界分享數位轉型如何運用在觀光產業。

呂正華指出,疫情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迫使產業加速數位轉型進程,必須促進數位經濟相關產業發展與數位科技之產業應用,希望數位轉型讓各產業實現用更少的人力、成本,創造更高的價值,資訊能力將成為各垂直領域的DNA。

他分享產業別輔導案例,像是「金蘭醬油」,協助打造醬油發酵庫保留老師傅經驗,降低300萬元生產成本,擴大馬、印、越等東南亞重要市場。「楓康超市」零售場域設計自動辨識水果甜度,建立AI甜度模型、拍照即時回饋甜度、甜度預測準確達81.94%,實際整合至楓康行動GO APP,購買率由28.6%提高36.28%。「路易莎」則是導入AI建立智慧工廠,提升產量、精準行銷。「一之軒」首套AI結帳系統,消費者把麵包托盤往機台一放,上端鏡頭拍下托盤內數種麵包的影像,AI自動辨識品項並帶入金額,4秒就完成結帳。


【TTN旅報1287-1288期, 2023/2/27 出刊,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