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海旅會研學旅遊系列之四川篇(2)】走進天府巴蜀 訪世遺 當貓熊義工 品味川菜

《 2019華夏文明•薪火相傳遊學系列(ㄧ) 》
從巴蜀古國、秦漢以降到今日的四川,近5000年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人文教化,在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留下了燦爛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主辦的「華夏文明.薪火相傳」台灣青年學子四川世遺與貓熊研學團,由開南大學觀光與餐旅學系劉翠華教授帶領,進行海外“移地教學”功能的交流活動,學生透過實地參訪與體驗,深化了自己的本職學能和也擴展了人生視野,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研學收穫與感悟。
( 文、攝影=雷伯平 )

 考察日期  3/31~4/5
 考察地點  西南交通大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川菜博物館、樂山大佛、東方佛都、三星堆遺址博物館、都江堰、錦里古街、街子古鎮以及眉山三蘇祠
 參與師生  開南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6所學校與師生共40人
 主  辦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
 協  辦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

參訪西南交通大學 體驗高鐵駕駛艙

- 廣告 -

西南交大長期來一直致力於高速鐵路,以及顛覆性變革性技術的研究和創新。經過短短十餘年的時間,大陸高鐵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中國製造,再到中國創造的跨越式超趕。師生看完介紹影片後,即安排到高速列車駕駛模擬培訓中心的駕駛艙模擬器CRH380B,內部螢幕環繞,有各種狀況應對,時速可達380公里,猶如在真的駕駛內,讓同學體驗當高鐵司機的操作感覺,非常過癮。隨後即到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大陸不管是地鐵,還是高鐵,要上路營運前,都得在這裡進行試驗檢測。這裡也是世界上第二個、亞洲第一個「機車車輛(四軸)整車滾動振動試驗台」,運行的模擬時速可達到600公里,創造了鐵路車輛運行模擬試驗的世界最高速度。最後也展現目前正在進行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技術,掌握時速600公里,並也正加快開展時速1,000 km及以上超高速高鐵的技術研究與工程,讓師生對未來交通有全新的認知。


【上圖】清掃大熊貓外圈的環境、竹枝葉和糞便。【中圖左】學生為熊貓製作窩窩頭。【中圖右】師生與熊貓合影。【下圖左】距離接觸餵食熊貓。【下圖右】熊貓的憨萌模樣,非常療癒。
|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與熊貓近距離接觸

位於幽靜的道教聖地青城山下,就像走進一座自然森林,師生們個個滿懷期待,換上牛仔工作服後,即展開一日熊貓義工體驗。第一項工作就是清掃熊貓室內外圈舍,將熊貓吃剩的竹子及排出的糞便打掃乾淨,用水清洗地面後 再將新鮮的竹子放在圈舍中。看起來沒什麼家務經驗的同學們,慢慢上手樂在其中。近距離觀賞和愛心飼餵中,同學們無比的興奮,熊貓的憨萌模樣,超級療癒的,「看牠千遍,也不厭倦」,不少同學就是為了熊貓報名參加研學團。過程中也親手製作,由竹粉、黃豆粉、玉米粉和雞蛋等材料混合成的窩窩頭,這是熊貓最喜歡的營養零食。從記錄片「野性淘淘」- 全球首隻在半野外環境出生的人工圈養大熊貓「淘淘」,於2012年10月,2歲兩個月時,被放歸自然,只有野生種群不斷擴大,才能徹底擺脫瀕危。


《 研學團參訪四川 》景區參訪
【上圖】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漢化,從大佛慈眉善目的面容中可窺知。【中圖】師生於三星堆遺址博物館前合影。【下圖左】同學於三蘇祠前合影。【下圖右】安瀾索橋橫跨岷江,左鄰二王廟,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索橋。學生在都江堰的安瀾索橋上。

樂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雕鑿於公元8世紀,唐代開元初年,經海通和尚、章仇兼瓊、韋皋三代人,歷時90年才竣工。大佛為彌勒坐像,凸現於懸崖峭壁之側,俯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佛像高71公尺,氣勢恢宏,堪稱世界之最,體現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師生們也終於完成夙願,親自來到這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樂山大佛前,樂山當地媒體也前來採訪研學團活動。

三星堆遺址博物館 考古學上的「世界第九大奇蹟」

將古蜀國的歷史回溯到5000年前,也改變了中國的文明史,中華文明從一元變多元;其出土的文物造型奇特,神祕怪誕,內涵豐富,且許多不解之謎,已被列入「世遺預備名單」;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可與同時期同樣在北緯30度上的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媲美。當站在那棵高大的青銅通天神樹和青銅人面像前,充滿了好奇、疑惑-它源於何方?如何消失?…

眉山三蘇祠 千年英雄 世界共鳴

法國「世界報」評出千年英雄(公元1001~2000年),全球共有12位,蘇東坡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世界報認為,蘇東坡的人生歷程同他的詩文書畫一樣,屬於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這裡曾是中國宋代文學家蘇洵、蘇轍、蘇軾的故居,師生在蘇軾像前,一同讀誦〈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並吟唱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

都江堰 無壩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

公元前300年,憑簡單的工具與單純的手足,現在獲得舉世水利專家公認,具科學技術成果的驚人成就。它馴服了洶湧的岷江,是世界唯一歷經二千多年,尚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哺育了「天府之國」富饒的農業生產。


【上圖】師生學做熊貓蒸餃和南瓜蒸餃。【下圖左】師生動手一起學做川菜。【下圖右】同學專心學習做川菜。
|成都川菜博物館基| 品玩川菜

一提起四川,就會聯想起川菜,這是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將知識性和體驗性合一的活動。師生在館內了解川菜的歷史淵源、流派、烹飪手法、使用器具以及川菜之魂「郫縣豆瓣」的製作過程。館內也提供數十種四川小吃,口味佳又可省去大家在外頭東奔西走尋覓的精力和時間。最後在寬敞明亮的廚藝教室 師傅在台前示範 教大家做菜, 師生分組合力完成了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水煮牛肉、夫妻肺片、魚香肉絲、金鈎菠菜、熊貓蒸餃和南瓜蒸餃等,也對川菜有更深刻的認識。


台灣師生研學旅行心得

【圖1】開南大學觀光與餐旅學系教授劉翠華。【圖2】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楊明賢。【圖3】開南大學觀光系三年級彭千容。【圖4】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系二年級江翊瑄。【圖5】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三年級江正婷。【圖6】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楊舒晴。

團長|開南大學觀光與餐旅學系教授劉翠華 [1]
在世遺景區觀摩文化和旅遊互相依存
由衷感謝四川省文旅廳的熱情接待,以及海旅會、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四川國旅的悉心安排,讓我台灣師生一行四十人受惠良多,特別是能見識到四川樂山大佛、都江堰以及熊貓保育園區等世界遺產,見證到大陸如何同時發展旅遊,又兼顧文化保存以及環境保育。

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 楊明賢 [2]
建議增加台灣和大陸學生接觸、互動和交流
整個行程當中,讓人體會最深的就是貓熊義工和川菜烹飪的體驗活動,海旅會辦這樣的活動非常難得,同學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相關的實務經驗。在學校的交流部份,如果能增加台灣和大陸學生接觸和交流,對學生的感觸和受益會更大。

開南大學觀光系三年級 彭千容 [3]
西南交大專業高鐵技術 讓人大開眼界
大陸地方大,高鐵對大陸意義非常重大,在西南交通大學讓我看到了大陸高鐵的研發,也對運作環境有些認識。大陸高鐵的技術很高超,又經過非常多的步驟和數據分析,來確保安全性,並且還在不斷超越現在的等級和速度,真的很厲害。

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系二年級 江翊瑄 [4]
很喜歡成都傳統與現代兼容的感覺
很喜歡成都這座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流的時尚之都,有悠久歷史也有非常現代元素,很適合我們年青人來學習的地方。進入錦里古街時,傳統店舖、民居、客棧座落其間,讓人恍若時空倒流,走出後又好像回到現代。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三年級 江正婷 [5]
世遺景點很震撼 想待一整天
到熊貓保育研究中心與熊貓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超級無敵興奮,以前書本讀的都江堰和樂山大佛,展現在眼前非常震撼,想待一整天。成都地鐵和我們的捷運很像,晚上自己去著名的春熙站,人很多,餐廳很多生意很好,都要排2~3小時。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楊舒晴 [6]
了解四川歷史文化 開拓個人視野
此次交流行程帶我們了解四川的三星堆遺址歷史、眉山三蘇祠、樂山大佛及深度體驗照護熊貓及川菜操作。再者街子古鎮、宣化門內及錦里古街,令人有如身歷其境在清明上河圖之中。


【海旅會修學旅遊系列之四川篇(1-1)】來四川 當熊貓義工 學川菜烹飪

【海旅會修學旅遊系列之四川篇(1-2)】修學團參訪四川景區


【TTN旅報1087期, 2019/4/22 出刊, P48-49】


(若影片無法瀏覽,表示Youtube異常或已被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