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乡村周末】百年石太漫遊記

在太行腹地,有一條橫跨晉冀兩地的百年鐵路—石太鐵路。石太鐵路是連通石家莊和太原的鐵路幹線,前身為正太鐵路,由法國人設計,1907年建成通車。出石家莊就是「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古老的秦皇古道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晉冀交匯處的娘子關,不僅有長城關隘,還有水上人家;榆次老城內有號稱「三晉第一署」的榆次縣衙。如今老石太鐵路上僅剩6031/2次、6033/4次兩對「古董級」的綠皮火車,以每小時50公里的緩慢速度穿行在晉冀大地上。 ( 文=康寧、白英 攝影=白英 )

秦皇古道載悲歡

娘子關現存巍峨挺拔的長城

秦皇古道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貫穿太行山,其歷史可追溯至秦代。古道所在地是山西、陝西通京的交通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背水之戰」「庚子大戰」都發生在這裡。

- 廣告 -

石路上嵌著深深的車轍印痕,山間蕩起清脆的馬蹄聲,靜靜逶迤於巍巍太行的秦皇古道,親歷了滄海桑田的漫長變遷。井陘白石嶺上東天門處的這段保存完好的古道,是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修築的重要馳道之一。

從微水鎮出發沿307國道西行十多公里來到白石嶺腳下,穿過名為「白皮關」的關口,沿山路上行,滄桑的東天門關城赫然出現在眼前,關城的東、西各有一閣,恰建在古道正中,如同兩把鐵鎖,牢牢地封鎖著關隘。保存相對完好的東閣坐落在山脊一塊青石上,嶺石為基,基石上為券洞,洞頂建有閣樓,閣樓正中嵌有石條一方,上刻「燕晉通衢」四個大字,彰顯著此關作為明清時期晉陝地區通京唯一通道的威嚴。

沿坡向下,路邊平緩處有一塊石坪,上方碑刻「秦始皇歇靈台」。據史料記載,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時病死邢臺沙丘宮,靈車繞道北行,「遂從井陘抵九原」,走的就是這段古道,隊伍經過白皮關,便在此停駐歇息。

千百年來,「燕晉通衢」的秦皇古道上不僅發生了許多重要戰爭,貨貿運輸、人員往來更推動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沿古道下山,半山腰有一處開闊小院,院中石砌小屋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石室正中門楣上鑲嵌一塊長方形石刻,上書「立鄙守路」。這是為過往信使、官員提供食宿和更換乘騎的驛站,兼機要傳遞、路政和內衛事務的簡易駐屯之所,現在是「井陘古驛陳列室」。屋內陳列了一些古驛道、郵路的文史資料。

據專家學者考證,此處的驛站建於清嘉慶年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古驛站之一,被中國古代郵政史專家視為「活化石」。

天下第九關娘子關

京畿藩屏娘子關

秦皇古道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貫穿太行山,其歷史可追溯至秦代。古道所在地是山西、陝西通京的交通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背水之戰」「庚子大戰」都發生在這裡。

石路上嵌著深深的車轍印痕,山間蕩起清脆的馬蹄聲,靜靜逶迤於巍巍太行的秦皇古道,親歷了滄海桑田的漫長變遷。井陘白石嶺上東天門處的這段保存完好的古道,是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修築的重要馳道之一。

從微水鎮出發沿307國道西行十多公里來到白石嶺腳下,穿過名為「白皮關」的關口,沿山路上行,滄桑的東天門關城赫然出現在眼前,關城的東、西各有一閣,恰建在古道正中,如同兩把鐵鎖,牢牢地封鎖著關隘。保存相對完好的東閣坐落在山脊一塊青石上,嶺石為基,基石上為券洞,洞頂建有閣樓,閣樓正中嵌有石條一方,上刻「燕晉通衢」四個大字,彰顯著此關作為明清時期晉陝地區通京唯一通道的威嚴。

沿坡向下,路邊平緩處有一塊石坪,上方碑刻「秦始皇歇靈台」。據史料記載,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時病死邢臺沙丘宮,靈車繞道北行,「遂從井陘抵九原」,走的就是這段古道,隊伍經過白皮關,便在此停駐歇息。

千百年來,「燕晉通衢」的秦皇古道上不僅發生了許多重要戰爭,貨貿運輸、人員往來更推動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沿古道下山,半山腰有一處開闊小院,院中石砌小屋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石室正中門楣上鑲嵌一塊長方形石刻,上書「立鄙守路」。這是為過往信使、官員提供食宿和更換乘騎的驛站,兼機要傳遞、路政和內衛事務的簡易駐屯之所,現在是「井陘古驛陳列室」。屋內陳列了一些古驛道、郵路的文史資料。據專家學者考證,此處的驛站建於清嘉慶年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古驛站之一,被中國古代郵政史專家視為「活化石」。


大堂

▎晉藩首輔古縣衙

榆次縣衙位於山西省晉中區榆次老城內,始建於宋朝,有「三晉第一署」之稱,「天下衙門朝南開」,榆次縣衙自然也是坐北面南。縣衙門口兩道牌坊臨街屹立,正中主牌坊門頭匾額有「民具爾瞻」四個大字。作為整個建築群的「序幕」,縣衙牌坊給人一種莊嚴雄偉之感,跨門而入,眼前豁然開朗。

榆次縣衙有「晉藩首輔」之名,為中軸對稱式建築,六進六出,左文右武,前堂後寢,共分為26個院落,房舍400餘間。廳、堂、廊、軒、閣,眾多形式的傳統古建築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縣衙三門」之一的「衙門」建在台基之上,門楣匾額現 「榆次縣衙」四字,門內設前廊,廊內立著一面鼓,傳說中的「擊鼓鳴冤」就是用的此鼓。衙門之後五、六丈開外便是儀門。穿過儀門,來到寬闊的二進庭院,只見甬道中間立著一道「戒石坊」。所謂「戒石」,就是指牌坊後側立有兩塊石碑,上刻告誡官吏的話。庭院兩側有「六房」,即明清時期州縣下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個辦公機構。其實,「六房」只是六個小房間,每間只能容納數人,看來,縣衙的辦公機構可謂是「精兵簡政」了。

沿衙院中間的青石路直行,迎面是知縣發佈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和迎接聖旨的縣衙大堂。矗立在台基之上的「大堂」五間面闊,為單簷飛椽硬山式建築,簷下掛有橫匾,上書「牧愛堂」,是整個衙門建築群的中心。大堂後面是「二堂」,供知縣審理一般民事糾紛和接待外地官員所用。「三堂」是知縣日常辦公、批示檔的地方,俗稱「簽押房」。1703年,康熙皇帝到山西時曾聽取時任知縣祖良才的彙報,並親題「劇暑悲難渡,晴秋喜卻回」對聯作為榆次縣衙的「鎮衙之寶」。

後院是知縣一家生活起居的地方。「四堂」設前廊,供知縣接待客人。「五堂」是一座家居的兩層樓房,木樓雕花,極為精緻。上層簷下掛有「槐月軒」橫匾,據說是因院內的千年古槐而得名;下層門前出簷,簷下也有橫匾,題曰「冰雪堂」,取冰潔雪白之意,寓意為官廉潔。

縣衙內不僅有縣丞院、錢稅院等行政管理機構,還有土地祠、禦神廟等傳統祭祀機構。「一座縣級衙署,半部歷史寫照」,置身縣衙,細細品味,既可以領略古代衙府的風貌,又可以瞭解封建衙門的文化知識,是趟穿越歷史的旅行。


【TTN旅報1024-25期, 2018/2/5出刊, P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