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專訪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謝世謙|
活下來才有機會﹗華航貨運衝進全球前五大

謝世謙:持續貨運優先 2022年客運航線逐步重啟
Profile | 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謝世謙
曾任:華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先啟資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航空公司澳洲分公司總經理、總經理室行銷副總經理、客運處處長、台灣地區處長兼台北分公司總經理、高雄分公司總經理、印尼分公司總經理。

新冠疫情持續近2年,全球航空業重新洗牌,中華航空以靈活的營運策略,藉由貨運創造了歷史性的榮景,華航貨運甚至一舉衝進全球航空前五大。

綜觀後疫時代的全球航空業趨勢與中華航空展望,華航董事長謝世謙預測,台灣的國際客運市場將於2022年後開始逐步回升,由區域航線(亞太)先復甦,之後才會是長程航線(紐澳、北美、歐洲);至於貨運市場,由於海轉空需求仍強勁,運價可望維持高檔,華航將持續以貨運為營運重心,搶攻商機、再創營收佳績。

謝世謙強調,未來客運市場的復甦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航空業者面臨籌措營運資金、旅客信心不足、市場恢復不均等壓力下,對於全球航網布局或機隊規劃上,相較於疫情前勢必更加保守,需求較小、不具效益的航線因此暫時停飛,客機的營運則以支援貨運需求為優先。

靈活調度 展現貨機機隊優勢

2020年疫情初始,華航即快速應變,將營運重心轉以貨運為主,除了發揮21架貨機優勢,2020年3月起也調派客機航班執行載貨運送,舊金山、洛杉磯、阿姆斯特丹與法蘭克福等長程航線客機航班均加開載貨,兩岸與亞洲區域航線亦透過客機腹艙載貨爭取載貨商機,靈活調度客機支援貨運需求,客機不僅腹艙滿載貨物,部分航線連客艙都裝貨,輔助貨機以擴大營業規模。

- 廣告 -

因應疫情期間全球貨運市場需求強勁(包括醫療救援物資及宅經濟相關商品等),每月平均執行逾千班純載貨的客機航班。以貨運需求暢旺的美西為例,旺季期間華航飛航洛杉磯的航班一度高達每天6~7班之多。

華航藉由機動調度航班,靈活運用各區艙位配置,推廣客製化貨運包機服務,並拓展急件、電商郵運與溫控產品等業務,多方開發新貨源,以滿足客戶需求。

躍升全球第五大航空貨運

華航擁有全球最大747F貨機機隊,在疫情前早就投入777F貨機的布局,當時主要是考量,迎向高效能省油航機的趨勢,在2019年5月宣布購入777F貨機;而2020年底開始交機引進的時機,剛好接上全球航空貨運高峰的最佳時刻,成為華航在疫情下的一個契機,為原有的18架747F貨機再添助力,目前777F已交機3架,以21架全貨機的機隊規模,搶佔全球貨運市場,也成為目前華航的獲利主力。明後年將再交機3架777F貨機,屆時更是如虎添翼。

華航貨運航網綿密,並於後疫情時代積極關注全球貨運脈動,以台灣為樞紐,持續瞄準亞太轉運商機、聚焦大洋洲航線。

華航掌握貨運市場及商機脈動,善用客貨機調度綜效,彈性調整運能,提高貨機機隊使用率,並積極爭取短期高價包機需求,華航整合客貨機運用、有效提升運能,致使今年第三季轉虧為盈,也一舉彌補上半年虧損,連續3個月貨運收入突破百億,10月份更攀新高攻上137億,雖全球油價上揚墊高營運成本,目前第四季航空貨運進入傳統旺季,迎接雙11、感恩節、耶誕節等重要消費節慶,刺激網購電商需求增長,3C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仍強勁,而海運艙位仍然擁擠,短期海轉空需求發酵,呈現供不應求態勢,預估今年第四季整體將有機會再創全球貨運的營業佳績。

優化客貨機航網效益 開發潛力市場

華航持續以貨運為營運重心,針對冷鏈貨運服務,華航10月起新增提供中型溫控櫃的選擇,也是台灣首家承運此款溫控櫃的航空公司。這款Releye RLP溫控櫃,採獨特氣流技術,使貨品溫度能保持穩定狀態,內建有GPS可提供即時監控功能,貨主可精準掌握貨品動向,同時其中型尺寸設計,可因應貨物需求靈活搭配使用,提供更多元化的冷鏈空運選擇。

華航也將持續優化客貨機航網效益、開發潛力市場、加強電商貨物、精密機台、冷鏈產品等特殊貨物持續開發,2021年精進收益管理,針對特殊貨物的不同運輸需求,如時效、體積、特殊地面處理等,利用波音747F、777F貨機對大型貨物的裝載優勢及專業服務,持續加強價格差異化、增加運輸服務附加價值。同時,配合防疫醫療藥品持續需求,利用綿密的貨運航網及運送專業,掌握相關高價貨源及溫控安排,搶攻疫苗運送商機創造營收。

華航針對冷鏈貨運服務提供中型溫控櫃的選擇。(提供=中華航空)

台灣客運區域航線 2022年後可望復甦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指出,2020年的國際客運量(RPK)年減75.5%,全球國際客運量預計於2024年才會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台灣國際市場預估於2022年後開始逐步回升,市場復甦順序:區域航線(亞太)→長程航線(紐澳、北美、歐洲);客源復甦順序:探親訪友→休閒旅遊→商務差旅,預估台灣出發至各航距市場,以短、中程旅客優先,考量疫情後旅客除了剛性需求外仍會避免長途旅行,導致長程航線所需恢復時間較長。

華航密切掌握客運市場動態,關注疫情及各國檢疫規定變化,依旅客需求維持重點航線營運,機動調節運能,實施客製化服務等多元載客方案,包括747退役微旅行活動、東京奧運專機、中華男籃關島專機、人道醫療包機、企業包機等,還有配合台帛旅遊泡泡飛航帛琉航線,華航將持續以綿密航網優勢彈性調度航班,滿足旅客及市場需求。

COVID-19改變跨國移動思維
零接觸服務成為航空旅行重要趨勢

零接觸服務成為航空旅行重要趨勢,華航鼓勵旅客下載華航APP,透過網路辦理報到及自助行李託運等手續,並配合全球各地機場設備啟用人臉辨識自助登機,目前已在「舊金山、香港、紐約、台北松山、洛杉磯」等場站逐步實施,旅客排隊登機不需再查驗登機證與護照,只要進行人臉辨識即可完成登機。

華航亦積極關注數位健康平台發展趨勢,今年4月起與Affinidi電子健康驗證平台合作,於新加坡與吉隆坡返台航班試行數位健康驗證,簡化報到作業;8、9月時也在美國洛杉磯、安大略、舊金山、紐約、溫哥華、德國法蘭克福、英國倫敦、新加坡等8個航點返台航班試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Travel Pass旅行通行證,導入健康數位驗證程序,讓報到程序更快捷,減少不必要人員接觸,為旅客帶來更安心的搭機體驗。同時也將配合台灣規劃的「疫苗數位證明簽發平台」,檢核旅客的新冠疫苗接種、PCR篩檢等紀錄,提供旅客兼顧安全與便利的旅行體驗。

華航五大短、中程規劃及目標
各國為防堵變種病毒疫情,防疫採取多項強制封鎖和隔離措施,造成客運航班大幅取消導致營收銳減。華航除持續以最高標準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讓機組員、旅客、貨主安心,在迎戰後疫情新常態,營運策略上採取多策併用以因應外在環境挑戰,主要落實在下列五大項:
穩定財務狀況–新冠病毒快速擴散造成航空產業短時間內重大營收短少,航班取消造成營運資金短缺。特別感謝政府的紓困措施,除接受政府專案貸款利息補貼、土地租金、費用緩徵緩繳等財務紓困補助,亦主動規劃各項資金控管作業,以確保經營穩定、財務無虞。
保持適航營運狀態–在航線減併暫停飛航、航機長時間地停的情況下,透過國際民航組織發聲爭取,主動聯繫各機場時間帶協調人,以確保各機場時間帶使用權利。持續推動人員訓練及航機適航認證以維持適航條件,為隨時可能恢復的飛航做準備。主動掌握上下游供應商狀況,確保服務產品供給彈性。
整合營銷策略–加強觀察市場需求發展趨勢,識別潛在可能成長的目標客群和區域,持續關注疫情及各國衛生規定變化,整合客貨機隊、航線及航網等資源,制定合理的收入管理及銷售規劃,以取得市場優勢地位。
恢復旅客信心–遵循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國際機場協會(ACI)及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機構制定之全球航空業公共衛生防疫規範,主動進行疫情防控,實施航空客運旅行安全之防疫措施,以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優化安心旅程體驗,以促進旅客信心恢復。
持續倡議公部門應處作為–航空客運將隨疫苗在全球推廣而重啟,標準化的旅遊協議及檢疫措施仍需政府協調才能加速邊界開放,產業發展需要經濟刺激才能支撐。航空業復甦時需要政府機關引領協助,提供行銷推廣費用補貼、實行減少簽證費用或免簽措施、提供國際旅客旅遊獎勵等,以振興國際觀光旅遊。

【TTN旅報1222-1225期, 2021/12/13 出刊,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