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上周五在台灣首度舉行「Think Travel台灣旅遊產業數位策略論壇」,在這場論壇上,Google發表了對台灣出入境旅遊的觀察和對旅行業最喜歡購買的關鍵字變化提出分析。其中,有不少的改變很值得玩味。
-在過去五年,台灣GDP成長2%,出國卻成長7%,但對出國旅遊的網路搜尋卻成長19%(表示沒賺錢還是要出國玩的趨勢檔不住)
-旅遊的熱搜字在改變,以往旅遊的熱搜字像是廉價機票、賞櫻行程、日本泡湯、春節出遊之類的,現在竄升的熱搜字卻是親子住宿、寵物住宿、旅遊補助、太陽公主號之類的。
-直接搜尋旅行社品牌的現象也變明顯。(表示旅行社名氣若響亮點,還是對生意有幫助的,旅行社不要單單打產品廣告,偶而也要替自己打打知名度。)
-消費者最集中搜尋旅遊的時間是在出國的2個月前,多半有五成會出國。(表示旅行社投放關鍵字的時間也不宜過早或過晚,最有效是在2個月前,太早容易打水漂,太近也來不及)
-消費者對決定旅遊的參考來源,以搜索引擎佔比最高81%,航空公司官網64%,旅行社官網39%,打電話29%,到店面談13%。(表示官網還是很重要,直接上門市的比重變低了)
-出國最在意什麼,價格72%,產品深度38%(表示價格仍是最有攬客力)
Google提醒,消費者設定搜尋的關鍵字,其實愈來愈不可預測,但卻有個趨勢是明顯的,就是更喜愛用體驗文字或是親子文字去做搜尋,例如以往的消費者用「親子旅遊」作關鍵字,但現在卻有更多人直接搜尋「親子餐廳」,以往是搜尋「賞花」,現在直接搜尋落羽松、繡球花、海芋等字。
以前只搜尋滑雪,現在「兒童雪褲」,「體雪安全帽」這些字搜尋突然大竄升,以往搜尋「商務艙」,現在卻有8倍的人在搜尋「機上體驗」。所以體驗性的關鍵字很重要,在購買關鍵字時更要懂得全面佈局。
還有一點對旅行社行銷人員很重要的,就是什麼樣的字句,最能引起消費者的回應,Google說,「15個字的標題,4句內文的描述」,就是最能讓人有感,產生回應的神秘數字。
有意思吧!Google用大數據提煉出來的智慧,讓旅行社很多人都要重修行銷學了。
總編輯 吳學銘
【TTN旅報1095期, 2019/6/17 出刊,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