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醫療旅遊也能南向

上周大陸發生幼兒三合一疫苗造假事件,震驚全中國,人心惶惶,就有敏銳的台灣旅行業者馬上向政府急呼,趕快開放讓大陸人帶小孩過來台灣施打疫苗,若一個幼兒來台,通常會有兩個大人陪同,經濟效益就很大,若再加送兩罐奶粉,短期內必可快速振興台灣旅遊。

這樣的醫療「市場觀」說起來也沒錯,是短期發醫療財的做法,但真正長期的醫療旅遊,要比打疫苗這種小市場大得多了。台灣從 2012年開放大陸遊客來台醫療美容後,大陸旅客來台醫美和健檢的人數,最高飆到每年10萬多人,後來逐步下降,這兩年兩岸關係變差,來台醫美和健檢人數應該僅剩2萬多人而已。

由於能用醫療名義進到台灣的大陸旅客,都不是參團,也不是申請考察,更不用是開放自由行城市的民眾,因此不少是大陸二,三線城市居民,他們的來台就醫意願,其實受制兩岸關係氣氛的影響很大。

- 廣告 -

根據國外的調查,到2021年全球醫療旅遊市場規模可達到1250億美元,像整型美容這類的醫療需求慢慢會減緩,反而是中老人置換人工關節,或是心臟病手術這類的醫療花費會逐年增多。就像現在有許多美國人跑到波蘭去換人工關節,在美國要3.5萬美金,在波蘭只要8200美金,到哥倫比亞更低只要7200美金,醫療旅遊人口從已發展國家走向開發中國家,也是一種明顯的趨勢。

有一位曾經在Expedia任職的人,發現許多外國人透過Expedia預訂曼谷飯店和民宿,且在曼谷長住,真正的目的其實是來接受牙齒治療和美容,後來他自創Dental Departures,幫客人搓合醫生和住宿,他現在的網站增長率每年達40%以上。

觀光局駐曼谷辦事處主任巫宗霖,在接受旅報訪問時(在本期的旅業觀點)就指出,像緬甸的醫療水準並沒有台灣完善,當地中高收入者都前往新加坡和泰國就醫和健檢,而且這兩個國家的醫療收費還所費不貲,以台灣現在的醫療水準和合理的收費,加上對醫護人員的信賴度,若想在醫療旅遊市場爭取他們來台灣,是很夠力的。

如果台灣把醫療簽證這塊規定再處理好,把醫療旅遊的宣傳限制再放寬,讓更多東南亞的人可以順利來台就醫和健檢,對台灣的觀光營收也會有莫大幫助。短期雖缺了大陸,但還可以靠東南亞來挹注,何樂不為呢?

總編輯 吳學銘


【TTN旅報1049期, 2018/7/30出刊,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