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 唐受衡 僑光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
|
學 歷 | ➤ 文化大學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 文化大學企管系學士 |
學界經歷 | ➤ 僑光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文化大學進修部休閒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
業界經歷 | ➤ 金球旅行社副總經理 ➤ 中華民國觀光領隊協會副理事長 |
台灣中華隊在2024年11月,於世界棒球12強賽中勇奪冠軍,接續在2025年2月成功獲得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台灣隊的奪冠,帶動了國內的棒球熱潮,引發了國內外球迷的熱烈關注。在台灣預賽及複賽期間,有來自日本、韓國、澳洲等國的球迷前來觀賽,在日本決賽及冠軍賽時,台灣民眾自發性前往日本為選手加油,兩個世界級的棒球賽都帶動了台灣與日本觀光旅遊產業的發展。
台灣職業棒球自1990年中華職棒(CPBL)成立以來,隨著6支球隊的成立與發展,逐漸演進成為國內重要的體育與文化產業。職棒賽事已不僅是體育競技,更成為帶動觀光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職棒串聯城市
觀光球場變身地方亮點
每年賽季吸引大量球迷觀賽,尤其週末與節慶期間,球場周邊的住宿、餐飲、交通等產業均受到帶動。例如,中信兄弟在台中、台鋼雄鷹在高雄、味全龍在台北、統一獅在台南、富邦悍將在新北、樂天桃猿在桃園,吸引外地球迷在地住宿、旅遊及品嚐美食。
各球隊也積極與地方文化結合,舉辦主題活動並設計週邊商品,提升球隊品牌辨識度與影響力。例如,樂天桃猿在主場舉辦「水蜜桃趴」,與桃園市政府合作「桃園好農嘉年華」;台鋼雄鷹與統一獅聯手在高雄與台南舉辦「南人祭,挺在地作伙拚」。這些創意主題日活動結合文化與美食,吸引球迷與遊客參與,帶動地方經濟。
啦啦隊人氣加持
周邊商品成新經濟力
台灣職棒的啦啦隊作為球隊文化的延伸,已不僅是場邊的舞蹈表演者角色,更是與球迷互動以及品牌行銷的重要橋樑。中信兄弟「Passion Sisters」、台鋼雄鷹「WINGSTARS」、味全龍「Dragon Beauties」、統一7-ELEVEn獅「Uni-Girls」、富邦悍將「FUBON ANGELS」、樂天桃猿「RAKUTEN GIRLS」,6隊的啦啦隊應援團長以及女孩們,以其活力四射的舞蹈和親民的形象,吸引了大量球迷的關注。啦啦隊也經常參與球迷見面會、簽名會等活動,與球迷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
各球隊的周邊商品日益多樣化,從傳統球衣、帽子,到創意十足的紀念品、生活用品等,這些商品不僅在球場內銷售,也拓展到許多銷售通路,進入百貨商場以及線上平台。球隊周邊商品銷售,已成為球隊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也對地方經濟產生影響。
借鏡國際經驗
打造棒球觀光永續力
綜觀引領棒球運動之美國與日本的職業棒球,美國大聯盟(MLB),從春訓、例行賽到國際賽,棒球賽事吸引了大量球迷與旅客,球迷在比賽期間對餐飲、住宿、交通和零售等服務的需求,顯示出MLB賽事對當地經濟有很大的貢獻,尤其是MLB明星賽和世界大賽等大型賽事,對主辦城市的經濟影響尤為顯著,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賽事已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日本職棒(NPB)春訓期間,球隊前往沖繩、宮崎等地,吸引球迷與媒體聚集,球隊會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出各種旅遊與體驗活動,如觀賽套票、球員見面會等,進一步提升地區的觀光吸引力。
職棒球場也成為地標,如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新球場「ES CON FIELD HOKKAIDO」與東京讀賣巨人隊主場「東京巨蛋」,皆因舉辦國際賽事如WBC,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提升東京國際形象與經濟活力。
走訪6大主場
見證棒球觀光成長
台灣棒球是台灣少數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的運動項目之一。筆者自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賽開始再次關注台灣棒球,除走進台北大巨蛋觀賽,中華隊對西班牙吸引3萬5,325人進場;對南非3萬5,868人進場,對尼加拉瓜則有3萬5,565人進場,與10萬6,758人共同見證了台灣棒球的新紀元,並接
續走訪了中職6個棒球隊主場,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
親訪各隊主場,感受到球隊風格與球迷熱情,見證台灣職棒結合體育、文化與觀光的發展。未來要提升國際影響力,除創新行銷吸引球迷,更需中央支持與球團、地方政府、企業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多元化的觀光體驗,以提升棒球運動觀光的整體競爭力。
【TTN旅報1409-1410期, 2025/6/30 出刊,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