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式觀光思維
讓觀光更具韌性

花蓮不能永遠只靠太魯閣,太魯閣再美,它受限於天候與地震影響,難免就有風險。但如果可以讓每個鄉鎮、每個社區、每個故事,都變成觀光的一個亮點,彼此串接起來,變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式觀光系統,即使哪一塊短時間停擺,整體仍能運作,韌性更強。

什麼叫區塊鏈觀光?簡單說,就是讓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與特色,每個區塊都能自己發光發熱,然後透過串接,把整個花蓮變成一個完整的旅遊網絡。舉例而言,光是壽豐鄉,就可以發展3天2夜的旅程,有鯉魚潭、有農場、有特色民宿、有手作體驗。再把壽豐、玉里、瑞穗、吉安這幾個地方連結起來,每一段特色內容串接,這就是區塊鏈式的觀光架構。

過去大家安排旅遊行程,常常是上網東找西找,不但資訊錯誤率高,而且很難判斷品質。如能打造一個AI觀光平台,透過自建的資料庫與數據,使用者只要輸入需求,系統就能自動幫你配對出符合條件的旅程,還能保證在地、永續、ESG導向,讓AI不只是懂旅遊,還能懂花蓮、懂在地人的價值觀,也懂旅客的體驗需求。

- 廣告 -

這樣的技術導入,最終目的是讓觀光更精準、更永續,讓業者也能更有效率地接觸目標客群。從農業到旅宿,從交通到導覽,所有資料都能統整在這個平台上,並以區塊方式儲存與管理,資訊透明且可追溯,對在地業者更可以累積信用評價,對旅客而言更可精準接觸到想要的資訊。

花蓮地震之後,正是用AI與區塊鏈重新定義觀光的開始!不只是要重建花蓮的觀光環境,更要打造一個全新的觀光價值系統,讓花蓮變成全臺灣最韌性、最永續、最科技的觀光城市。

(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吳育光整理)

花蓮縣政府觀光處長
余明勲

【TTN旅報1407-1408期, 2025/6/16 出刊,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