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世界走進花蓮 精彩一夏
藝術、海洋、美食與國際接軌 打造遍地繁花 的永續觀光

花蓮縣長徐榛蔚自2018年上任以來,積極將花蓮的文化與永續精神和國際接軌,讓花蓮走向世界,更讓世界走進花蓮;從主題活動到國際航線,從數位轉型到地方共創,致力讓花蓮成為值得深度探索的生活場域,而非僅僅是旅遊地圖上的一站。

多數人對花蓮的印象來自太魯閣的壯麗峽谷,但花蓮的魅力遠不止於此。0403地震重創花蓮,卻也成為轉型永續觀光的契機。花蓮縣長徐榛蔚強調:「花蓮不只有太魯閣,還有更多珍珠景點,我們要讓旅客一來再來,甚至來了就不想走。」

花蓮的日常就是觀光魅力⛰️🛶
打造永續觀光的療癒之都

0403震後,縣府協助產業復原並快速推動觀光轉型,開發生態導覽、慢旅行與靜心旅遊,強化花蓮「療癒」意象。同時,擴大經營海洋、縱谷、原民與客家文化、美食等觀光資源。例如地震後第一艘停靠花蓮的國際郵輪SCENIC ECLIPSE II,吸引來自澳洲與北美的高端旅客,即使太魯閣部分封閉,仍選擇靠泊花蓮探訪原民文化、欣賞阿勒菲斯文化藝術團表演,探訪將軍府、港天宮等,顯示花蓮觀光已不再侷限於單一景點。

為了讓觀光更具韌性,花蓮觀光推動兩大策略-「區塊鍊觀光」與「健康養生療癒之都」,藉此打造多元亮點、分散旅遊資源,強化地方參與。花蓮觀光處長余明勲表示,區塊鍊的「去中心化」精神正適用於觀光永續發展,花蓮13鄉鎮各具特色,應打造各自的觀光品牌。例如結合在地農漁業、文化、美食,設計短天數、深度體驗行程。

- 廣告 -

這一概念延伸出更具創新的應用,包含透過AI為遊客客製化行程,依個人預算與興趣推薦符合ESG原則的旅遊內容,從原民文化到潛水體驗、有機農業等皆可納入,實踐地方經濟共榮。

「健康療癒」則是花蓮的另一張王牌。花蓮擁有全台最大面積的有機農業,規模遠超過第二名,形成自然、健康、時尚兼具的農業優勢。縣府希望透過「有機農業+生活+觀光」三者融合,打造可商品化、品牌化的旅遊體驗。例如運用當季有機食材、邀請名廚設計餐飲,強化「吃在地、吃當季」價值;也規劃3天2夜遊程,讓每個鄉鎮的生活日常成為觀光賣點。有趣的是,花蓮業者甚至開始討論如何「賣地震」,例如依地震震度提供住宿折扣,將震後韌性轉化為觀光特色,讓地震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海、陸、空交通暢行無阻🌊
開通國際直通廊道迎接世界旅客

現在的花蓮觀光不再是單一經濟活動,而是串聯教育、文化、農業、交通等多元領域的地方創生核心。徐榛蔚提出「一鄉一亮點」政策,從鳳林書香小鎮、光復糖廠鐵道轉型,到壽豐豐田移民村生活體驗,縣府協助社區重新包裝故事,並透過官方旅遊平台與國際旅展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旅客比例持續攀升,尤以港澳、馬來西亞及日本旅客最為活躍。徐榛蔚縣長認為,花蓮缺的是抵達的方便性。我們要把這道門打開,讓世界走進花蓮。讓國際旅客「飛進來」,是花蓮觀光轉型的關鍵!

花蓮縣長徐榛蔚(左5)、花蓮觀光處長余明勲(左4)積極爭取香港快運開通花蓮直航香港,深化花蓮縣觀光旅遊資源型態向上轉型,打通香港國際觀光旅遊城市之路。(圖片提供=花蓮縣政府觀光處)

2024年底,香港快運航空香港直飛花蓮航線開通,每週4班,為花蓮相關產業帶來觀光新契機,深化花蓮縣觀光旅遊資源向上轉型,開啟花蓮直通國際觀光的重要里程碑。2025年第一季,國際旅客較疫情後同期大增37%,充分反映花蓮持續擴充的國際能見度。目前更已經在評估與東北亞日本、韓國多個城市直航的可能。

除了空運旅客,海上資源自然不會忽略,今年4月,0403後首艘國際郵輪SCENIC ECLIPSE II在年度巡航時選擇花蓮靠岸,指名前往太魯閣外,更參訪其他文化景點,不僅可以造福觀光,更能延伸至其他產業。根據花蓮港務公司的資料,目前郵輪已陸續恢復造訪花蓮,且不乏高端郵輪,今年預計有約9~13艘遊輪來訪,明年預計會有23航次郵輪來到花蓮。

【上圖】SCENIC ECLIPSE II今年4月停靠花蓮港,預計今年還會在停靠2次。
【下圖】鯉魚潭(圖片提供=花蓮縣政府觀光處)

為了解決陸地交通因天災影響的不確定因子,縣府與中央積極協調航空資源,目前「台北-花蓮」每日均有航班;花蓮對於藍色公路的推動也相當積極,目前正與航港局合作,爭取交通部支持,打造花蓮與基隆、蘇澳之間的藍色公路觀光路線,從海上欣賞「福爾摩沙」島嶼風光。

2025年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
落實觀光願景每個細節

由花蓮縣政府與新城鄉公所主辦的「2025年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自5/17起於七星潭賞星廣場登場,展期至8月底。活動邀集瑞典藝術家Pontus Jansson、英國及國內知名疊石藝術家參與,並展出20組民眾創作,結合自然景觀與藝術創作,吸引眾多遊客駐足欣賞。至6/8前每週末也舉辦主題市集,邀集在地美食、手作與文創品牌,展現地方創生成果。

2025年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圖片提供=花蓮縣政府觀光處)

本屆藝術季在海洋委員會支持下擴大規模,提升國際能見度,讓花蓮的藝術能量與海岸美景被更多人看見。活動不僅促進國際藝術交流與文化觀光融合,也串聯在地社區,讓民眾在生活中親近藝術、參與創作。參賽作品取材自七星潭的石材與漂流木,所有得獎作品將留存於海岸,直至自然風化,實踐藝術與環境共生共融的理想。

花蓮觀光從過去的自然風景導向,逐步轉向人文與生活融合的深度旅遊。從太魯閣的環境療癒,到全縣有機生活圈的建構,透過區塊鍊思維串聯鄉鎮資源,花蓮正邁向永續觀光與療癒之都的願景。

2025年花蓮縣府即將展開「繁花盛開」品牌計畫,希望花蓮的每個人、每個店家、部落、鄉鎮社區都能像一朵花般綻放,目前計劃推出花蓮的IP系統及AI建構計畫,期望透過觀光轉型,讓花蓮觀光韌性全面提升。

※疊石藝術季維護期至6/16止,後續展示狀況將依作品自然狀態呈現。


2025花蓮FUN暑假

這「夏」可精彩了

2025夏戀嘉年華(圖片提供=花蓮縣政府觀光處)

2025花蓮FUN暑假

時間 7/12~8/10
地點 壽豐鄉鯉魚潭風景區
亮點 從7/12至8/10,壽豐鯉魚潭化身全臺最潮水上樂園!SUP立槳、獨木舟、水上腳踏車、碰碰船、動力摩托,五大設施清涼登場,一次玩個夠!每週末還有限定的水上趣味競賽、創意表演秀、胖卡美食市集輪番上陣,今夏來花蓮一起FUN假、FUN鬆、FUN起來!

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

時間 7/18~7/20
地點 花蓮市德興大草坪
亮點 聯合豐年節結合原住民樂舞展演,保存、傳承原住民族文化,並設置特色攤位如原住民特色美食區、手工藝、農特產展售區及部落微旅行簡介等,展現花蓮原住民族獨特的文化。

2025花蓮夏戀嘉年華

時間 7/23~7/27
地點 花蓮市東大門廣場
亮點 「收錄亞洲最美好的聲音,盡在花蓮夏戀嘉年華!」暑期最具指標性的音樂盛會,是天王天后天團的表演殿堂,7/23至7/27來到花蓮,就能置身視聽娛樂全享受的高規格大型演唱會,欣賞國內外巨星與知名團體登台演唱。

七星潭星光音樂會

時間 8/23
地點 新城鄉七星潭賞星廣場旁海灘,讓旅客在星空下聆聽音樂。
亮點 花蓮縣政府今夏推出「星光音樂會」活動,今年特別攜手經典文學角色《小王子》,將經典意象融入舞台設計與現場裝置藝術,營造夢幻療癒的氛圍。首場音樂會將結合稻草創作與天文導覽,於8/2在富里稻草藝術景觀區登場;8/23則移師七星潭賞星廣場旁海灘,伴著海風與星光,共度一場專屬於夏日的難忘夜晚。

花蓮縣政府【廣告】


【TTN旅報1406期, 2025/6/2 出刊, P6-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