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系列報導 ⑨
AI人工智慧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實實在在走進日常場景的體驗設計者。無論是瑪特斯頓MASTER TONES用聲音打造擬人化服務,還是禮發科技研發的AI智能調飲機,調出一杯個人化雞尾酒。從觀光景點到餐飲空間,越來越多品牌透過「智慧互動」創造驚喜,也帶動產業對服務型AI的再想像。
這些應用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又如何提升人與空間的連結?本期讓旅報週刊帶您一起走進兩個創新的AI場域,讓大家看到更多兼具實用與創意的智慧技術與應用,如何走進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瑪特斯頓
從AI語音技術到智慧拍貼
科技為旅遊與文化帶來新新篇章
瑪特斯頓MASTER TONES 創辦人 李依哲(首圖左)
隨著觀光與文化產業邁向數位轉型,人工智慧的應用範疇也不斷擴大。AI語音技術不再只是簡單的語音播報或客服工具,而逐步轉化為打造互動體驗的重要角色。例如在日本,有間無人旅館導入AI語音結合恐龍造型機器人服務,提供多語言對話與動作偵測,有效減輕語言隔閡與人力不足的壓力,並為旅客帶來新奇的住宿體驗。
瑪特斯頓(MASTER TONES)創辦人李依哲分享,觀察到業者在AI導入初期常遇上兩種極端反應:一種是過度期待,認為人工智慧能即刻取代真人,另一種則是擔心成效與投資不成比例,導致企業裹足不前。因此,如何讓技術以自然且實用的方式介入旅遊與文化服務,成為近年許多團隊關注的重點。

【右圖】AI生成圖例(圖片提供=瑪特斯頓)
從服務效率到體驗升級
在地文化如何結合AI?
創立於2018年的瑪特斯頓(MASTER TONES),其研發的AI語音與互動體驗服務,在許多場域中展現了結合科技與人文的可能性,透過創新應用,降低導入門檻,讓使用者更容易「喜歡上」AI。
AI技術在地化的應用,或許是能快速吸引大眾參與的關鍵。與台南市政府合作的「臺南跨視紀400科藝之旅」為例,結合LINE Bot技術與AI生成技術,民眾可以上傳照片與姓名,生成古代人物角色圖像,還能獲得藏頭詩式的名字詩句與電子邀請卡,引導更多人參與活動。這場「穿越時空」的互動體驗,吸引超過10萬人次參與。設計上也不再強調科技感,反而透過文化敘事與視覺創意,引導參與者與歷史對話,創造屬於自己的角色故事,實現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拓展了AI技術在觀光活動中的可能性。
這樣的案例也逐步改變業者與民眾對AI的印象,不只是冷冰冰的自動化系統,而是能提供溫度、創造情感連結的工具。
合法語音授權
擬人化聲音的平衡
語音是最能喚起人類情緒的溝通形式之一,但AI語音的使用也涉及關鍵的法律與倫理問題。現今許多AI語音模型仍仰賴網路上未經授權的聲音資料進行訓練,容易導致聲音與特定配音員、名人過度相似,產生潛在的著作權風險。
針對這一點,瑪特斯頓選擇與台灣專業配音員合作,簽訂明確授權合約,打造出合法且可追溯的AI聲音素材。不僅保障創作者權益,也為商業合作方降低法律風險。在技術層面,也提供情緒豐富、多語系的語音內容,讓AI講話不再像機器人,而更像一位有情緒、有語氣的角色。
同時這些AI語音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導覽系統、飯店接待、活動主持等場景。當面臨人力短缺或多語需求時,AI語音不僅提高效率,也讓服務更具溫度。
從聲音走向互動
拍貼機新應用
除了語音外,瑪特斯頓也將AI應用延伸至互動影像,推出迷你拍貼機「Pistick」,專為觀光景點與展覽活動所設計。這台裝置不需要繁複操作,只需短短5秒就能將使用者「變身」為特定主題角色,並生成全AI製作的背景與角色圖像。除了即時列印照片,使用者還能下載電子檔,或將影像延伸應用至手機殼、行李吊牌等紀念品。
「Pistick」設計小巧,容易部署於飯店大廳、展覽空間、博物館等場域。與傳統拍貼機不同,該設備採用AI生成式技術,不是單純貼圖,更能呈現多樣化與沉浸感的主題,進一步提升場域互動性與娛樂性。
對業者而言,這種低門檻的AI互動設備,是吸引目光、創造體驗與增加品牌辨識度的實用工具。未來還可透過分析使用者行為,進一步優化導覽或銷售策略,達到數位轉型的目標。
✨ AI語音應用最重要-合法授權 |
許多AI語音模型仰賴網路資料,潛藏聲音版權風險。瑪特斯頓從研發初期即與配音員簽約合作,聲音來源合法且可追溯,讓AI應用既安全又具人味。 |
⭐️禮發科技
當調酒遇上AI
智慧機器重新定義吧台日常
禮發科技 執行長 黃彥儒(首圖右)
近年飲酒文化正悄悄轉變,從過往追求烈酒豪飲的風潮,走向低酒精、甚至無酒精的健康導向。這樣的轉變不僅反映在消費者偏好上,也改變了餐飲與娛樂業的經營模式。面對這股趨勢,禮發科技新創團隊以技術為本、創意為魂,開發出「沐•雞尾酒」智慧調飲設備,結合自動化、AI與設計美學,試圖為飲品產業創造全新的應用場景。
軟硬整合、虛實融合
直覺又聰明的調酒體驗
「沐•雞尾酒」這款設備於2020年推出,最初發展方向是針對家庭使用的調酒膠囊系統,讓使用者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能在家中簡單調配出專業酒吧等級的調酒。隨著疫情結束,餐飲業重新熱絡,團隊也同步將重心移回實體設備的開發,憑藉創辦人黃彥儒在智慧型手機產業長達17年的研發經驗,重新定義自動化飲品服務的可能性。
禮發科技創辦人黃彥儒表示,「沐•雞尾酒」的核心設計亮點,在於它不只是賣一台機器,而是一套軟硬整合的系統。設備搭配原料,由食品工廠穩定生產,確保每杯出酒品質一致。操作介面直覺,使用者可以依據喜好調整酒精濃度,甚至選擇大杯、小杯版本。這樣的彈性設計,恰好回應了健康導向飲酒趨勢下「少喝但喝好」的市場需求。
2025年也推出的AI虛擬智慧人功能。這個虛擬人物不僅能與消費者互動,還能根據年齡、性別、情緒、語系及地區等5項資料,約3分鐘提供個人化的調飲建議,20秒即出飲品,實現如同真人調酒師般的精準推薦。這項功能被認為是AI應用的一種具體而溫暖的實踐,也可為品牌累積消費者行為資料,進一步提升客製化服務能力。
設備本身的工業設計亦獲得國際肯定,2024年榮獲美國MUSE設計獎最高等級「白金獎」,不只強調功能性,也在美學上具備高度辨識度。品牌目前也與包括台灣啤酒、金門高粱在內的酒廠合作,聯手開發各式特色調酒,拓展更豐富的調飲酒單。
從餐酒館到5星飯店
解人力痛點、增服務彈性
當智慧設備逐步走進日常餐飲服務現場,業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人力壓力的緩解。「沐•雞尾酒」智慧調酒設備已在台灣累積安裝超過40台,包括宜蘭力麗威斯汀度假酒店、北投老爺等星級飯店,及多間中小型餐酒館與酒吧。對這些業者來說,調酒機的最大價值,除了品質穩定、節省人力之外,還提供了彈性自助的服務模式。例如部分飯店會在非尖峰時段開放顧客自助使用設備,不但降低服務人力,也讓顧客獲得趣味的體驗。
對中小型酒吧來說,調酒人才難尋,訓練時間長、穩定性難以掌握,「沐•雞尾酒」就像是一位不用請假的吧台助手,能隨時上線,還能穩定出酒、快速清潔。據了解,設備每晚清潔時間僅需5分鐘,大大減輕營運壓力。
吧台助手走向跨界應用
從台灣走向全世界
除了餐飲業,此設備也逐漸應用至活動與展示場合,例如Microsoft的品牌活動Party、2025年更亮相於Computex電腦展,顯示其跨界應用的潛力,智慧調酒不再只是吧台工具,更成為品牌體驗或活動現場的互動亮點。
海外市場方面,已成功出口至新加坡、泰國與阿拉伯地區,主要被應用於飯店與高端活動場合。自助式智慧設備正好補足當地人力成本高、人力培訓困難等挑戰,成為餐飲業自動化升級的重要解方。

✨ 虛擬智慧人 量身打造專屬調飲 |
結合AI語意辨識技術,「沐•雞尾酒」內建虛擬智慧人,能依據使用者的年齡、性別、情緒與語言等條件互動推薦飲品,提供如真人調酒師般的個人化體驗,是餐飲自動化中極具溫度的創新應用。 |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開車、孕婦、未成年者禁止喝酒】
【TTN旅報1406期, 2025/6/2 出刊, P24-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