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T講堂】豐儉由人 賓至如歸這樣搭
選擇適合郵輪艙等住宿的秘訣

PROFILE | 呂 江 泉 
現 職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 理事兼常務顧問
學 歷 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
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
學界經歷 國立屏東大學休閒事業經營學系 退休副教授

國際郵輪產業蓬勃發展,搭乘郵輪出遊儼然成為熱門的旅遊趨勢。但航程住宿之艙房房型與等級,往往直接影響旅客海上航遊假期的舒適體驗程度,最理想的情況是讓旅客在搭乘期間都感受賓至如歸,選對艙房至關重要。

郵輪公司提供房型可能多達2、30種,整體可概括為內艙房、海景房、海景陽台艙及海景套房4大房型。該建議郵輪旅客如何選擇?可從尺寸位置、等級3個面向考量:

一、郵輪艙房尺寸(Cabin Size):

主流郵輪通常採模組形式建造,多提供標準化艙房尺寸,實務上,主流郵輪艙房面積尺寸,大致以內艙約4.5坪、外艙約5坪、陽台艙約6.5坪大小為基準。艙房面積尺寸大小及其內外配置,也理所當然成為郵輪船票定價高低之重要指標。

- 廣告 -

二、郵輪艙房位置(Cabin Location):

一般來說,越高層甲板的客艙和套房艙通常等級越高、售價越高,服務越好,至於艙房位置如何選擇,建議第一次搭郵輪時住宿外艙。此外,住宿沒有舷窗或窗戶的內艙,無法感知方位或外界天氣變化;近郵輪中段的船艙,通常更加穩定且較少振動;且從船中前往船頭和船尾,距離相近,方便旅客用餐或參與各項活動。有早睡習慣的人,應避免靠近較為吵雜的公共區域,如靠近劇場或舞廳的客艙。若個人行動不便,建議選靠近電梯的客艙。

三、郵輪艙房等級(Cabin Category):

郵輪艙房提供的服務設施與尋常酒店客房無異,艙房分類也是大致概念,實際體驗端視不同郵輪品牌設備差異。以下簡介各式郵輪艙等及說明參考:

1.內艙房、無窗房(Interior Cabin or Inside Cabin):內艙房通常價格最親民,缺點是沒有任何自然光透進房間。並非有幽閉恐懼症的人第一選項;但對喜歡安靜睡眠環境的人來說,反而又成為優點。近年郵輪業者發展出「虛擬陽台艙」,在內艙房內設置超大型落地螢幕,可在艙房內看到外面海景,甚至聽到海浪聲。由於住宿內、外艙或陽台艙享受的餐食和服務無太多區別,省下來的房間價差正好用於吃付費餐廳或參加岸上遊程支用,很適合精打細算的旅客。

2.外艙房、海景艙(Oceanview Cabin or Outside Cabin):外艙房和內艙房房型的唯一區別,是多了一扇不能打開的窗戶或舷窗,可觀察外界晝夜晴雨變化。不過也得視選擇的海景房區位,才能確認能看到哪人事時地物,一般航行時幾乎肯定能看到海浪。

3.海景陽台艙(Oceanview Cabin with Balcony):多付一點價差,就可選擇附加私人陽台的海景客艙(又稱Veranda, Terrace or Lanai Cabin)。陽台艙配備緊鄰艙房的迷你露台,可坐享私人景觀,一面欣賞充滿異國情調的港口及海天美景、一面用餐,甚至按摩服務。尤其搭郵輪穿越阿拉斯加、挪威、紐西蘭峽灣、穿越巴拿馬運河等航線,海景陽台艙視野開闊,可盡賞無邊無際的壯闊山海,陽台艙也成為郵輪銷售主力產品。

4.海景套房艙(Oceanview Suite with Balcony):海景套房艙是最豪華寬敞的等級,配置私人陽台、隔間休息室或客廳,大床臥室,一到多間衛生間,及大量衣櫃、抽屜等存儲空間。尊享海景套房艙貴賓,還能享有優先登船、離船 VIP 通道優遇、超大客艙空間及私人管家式服務。登船當天可能會贈送迎賓禮,每天供應新鮮水果。此外還能享有獨立用餐區域、專享菜單等特殊禮遇。

【左圖】內艙房相對幽靜。
【右圖】海景陽台艙在陽台就能享有私密空間,欣賞晝夜美景。(攝影=廖苡安)
人們喜愛海景陽台艙的十個理由
可呼吸新鮮空氣。
可隨時看到大海。
可享有大量自然光。
可在戶外享用茶飲、咖啡或早餐。
可視天氣狀況決定如何穿衣服。
可在晚上仰望月亮、星星或流星。
可享受私人日光浴(不背光的時候)。
可擺脫公共區域或娛樂區的噪音。
可直接在客艙內拍攝海景。
可向親朋好友炫耀。

備註:本文摘錄自《郵輪百科寶典》(2025,文京出版社)
(投稿=呂江泉,整理、攝影=廖苡安)


【TTN旅報1402-1403期, 2025/5/12 出刊, 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