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郵輪協會於3/6召開會員大會,操作郵輪的會員旅行社及從業人員皆前往參加。郵輪近年來雖受到疫情影響,但卻恢復得相當迅速,尤其今年許多國際郵輪均看好台灣市場,不少以基隆為母港的航次也已針對市場營銷,市場相當樂觀。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理事長林博宗表示,搭乘郵輪的人口會越來越多,但即使對未來的郵輪產業充滿信心,他也提醒會員也要透過學會課程持續精進,如此不僅可以創造更多的商機,更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整個郵輪產業才會像活水一樣,永續發展下去。

廣招人才並提供資源
郵輪今天不做明天後悔
蓬勃的產業愈要有相對應的人才支持,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秘書長游世荻表示,多年來協會不斷投入心力培養郵輪產業的人才,獲得許多肯定,去年舉辦了3次郵輪專業人才的培訓,每次均有百人的規模,這其中也相當感謝參與培訓的師資能在百忙中投入,從領隊、導遊到與學校的合作,都獲得極高的評價。
游世荻預告,今年已規劃許多培訓、參訪或踩線活動,期望會員能多多參與。為讓協會更具影響力,也希望無論是推廣郵輪,銷售郵輪等等產業夥伴,都可以推薦他們來加入協會,資源共享,共同獲利。目前協會所有的培訓訊息與活動內容,也會詳細的公布在「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官網」此外如果旅行社缺少郵輪導遊、領隊人才,也歡迎告知,協會會在官網幫忙刊登人才需求或推薦,協助業者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旅遊市場不同以往
旅行業要創造附加價值

2025年台灣郵輪市場狀況如何?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理事長林博宗指出,今年郵輪市場一直有新的活動陸續推出,根據統計,2024年台灣約有370艘以上的遊輪,總共創下76萬人次的好成績,而今年預計達到480艘以上,估計可以創下86萬人次。他也期望兩岸能有局部開放,相信可以創造更多的商機,目前協會也正在努力爭取中。
別再單打獨鬥 同業要團結創造價值
林博宗認為,郵輪是相當具有利潤的產品線,去年協會有操作郵輪的會員應該也能感受到這樣的市場紅利,因此郵輪對旅行業者來說,是「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市場」。然而隨著郵輪市場的顯著增長,同業合作更顯得相當重要,林博宗指出往年不少業者因想做獨家生意,結果反而導致虧損的情形。因此他也呼籲業者在面對市場時更要團結,未來協會也會朝這樣方向努力,讓會員們和諧運作共同獲利。
這十幾年來旅遊市場的成熟,加上科技的推波助瀾,市場目前已走向FIT為主。林博宗表示,旅遊供應商,尤其是外籍航空,可提供的團體機位近年來不僅銳減,甚至價格上也沒有什麼利潤空間,甚至還有團體機位賣的比FIT還貴的現象,旅行社已不是航空公司主要通路,如果旅行社再不改變策略,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恐怕生存會成問題。
旅行社介於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角色也有所變化,替消費者安排行程時,透過不同旅遊元件的疊加,方能創造應有的利潤空間。因此旅行社比此不僅要團結,更要創造「被需求」的價值。即使是面對FIT旅客,透過代訂其他落地元件安排,更可保有利潤空間,進而提升旅行社存在價值。
林博宗表示,台灣國際郵輪協會不以營利為目的,目前協會廣招對郵輪營銷有興趣的會員,無論是不是新手,協會都會盡全力的協助輔佐,透過不斷的培訓活動、合作交流,協助業者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開發更多的商機,同時協會也會對外找尋更多的合作及贊助單位,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做更多服務,與會員們共同成長。
【TTN旅報1394-1395期, 2025/3/17 出刊,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