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旅遊業難題:如何提高利潤?

旅遊業因新冠被迫閉鎖3年,解禁後的2年間迎來大批旅遊熱潮,而2025年將是回到疫情前市場的起點,也將再次面臨激烈競爭。

邁入新紀元,旅遊業需打破以往價格競爭的迷思,從各面向重新審視成本結構,建立更健康、可持續性的經營模式。當然,提高利潤並不意味著簡單地提高價格,而是需要從成本結構的各個面向入手:提升效率、增加價值,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何業者不敢提高利潤?競爭激烈是主因。在一個旅遊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中,消費者往往優先考慮價格而非服務品質,業者擔心一旦提高價格,就會流失客源。其次,是業者對市場需求信心不足,儘管需求回升,但消費者對高價產品的接受度有限,在經濟前景不穩定的情況下,業者更傾向於保守策略。此外,傳統觀念也扮演重要角色,將「低價」視為吸引消費者的唯一手段,忽視了產品差異化和價值增值的重要性。

- 廣告 -

要敢於提高利潤,首先必須改變「價格即競爭力」的思維,取而代之是專注於提供更高價值的服務,例如定制化行程、高端體驗和完善的售後服務;當差異化產品正成為市場新寵,不僅能吸引消費能力較高的客群,還能提升客戶的滿意度與忠誠度。

另一方面,透過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消費者更願意為好的體驗支付額外的費用。旅遊業長期以來依賴低價吸引顧客,低價競爭或許能夠在短期內帶來客流量,但它同時削弱了服務品質與品牌價值,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好的做法應該將焦點轉向提供高附加價值的旅遊體驗,透過精準的市場定位與有競爭力的服務內容,業者可以更合理地制定價格,實現利潤最大化。

除了提高收入,精細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同樣是提升利潤的關鍵,而數位化轉型當然不可或缺:在預訂、營運和客戶服務等環節採用自動化技術,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減少人力成本;例如,利用人工智慧優化行程規劃或客戶溝通,能顯著降低繁瑣流程的成本。此外,數據分析是現代經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關鍵。業者需要通過市場調查和分析,利用數據了解消費者對高品質服務的需求,並據此調整價格結構、優化行銷策略,避免資源浪費。

提升效率與降低風險的方式之一還有「資源共享」。在旅遊行業,資源共享是一個被低估的策略。企業通過聯盟合作、共用資源來降低風險並提升效率,例如與其他公司共同開發市場、共享客戶數據或聯合舉辦活動,有效減少市場推廣的成本﹔無論是加盟品牌公司、產品加盟或是航空公司與業者共組PAK,都具有不同效果。

再者,透過行業協會或聯盟,業者可以共同制定合理的價格標準,減少惡性競爭,同時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建立消費者對旅遊業的信心。當然,教育和溝通不可或缺,旅行業公協會需要持續與消費者溝通,培養對優質旅遊產品的認同感。

總編輯
唐偉展

【TTN旅報1388-1390期, 2025/2/10 出刊,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