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保險的核心在分攤因意外或疾病造成的龐大成本,包含醫療服務、住院費用及緊急救援等。錯失寶貴的救援時機,不僅得負擔額外開支,還可能導致永遠的遺憾。以藝人大S為例,她因對身體不適的輕忽在日本香消玉殞,各界痛惜,也給旅業一個提醒。
根據協會逾4百個案例,旅遊突發情況7成與疾病相關,尤易發生於高海拔或偏遠地區如登山或荒郊旅行。反應快慢攸關生死,保險最應涵蓋緊急救援。協會多年來建構高效救援系統,整合醫療專機、直升機及大型醫院急救網絡,確保患者盡速有效治療。觀大S處理過程,她雖赴醫院就診,卻未在大醫院留院治療,若當下急送回台,可能就逃過此劫。
協會曾接獲來自大陸青海玉樹的求援,計畫由西寧搭醫療專機返台。上午才成立救援小組,下午就說人已離世。原來他的親友先找國外救援公司安排救護車,但事發地離機場太遠,又未安排直升機協助,救援不及,也印證救援服務在海外應變與當地醫療、保險及旅行社合作的重要性。
另一案例是旅客在海外因病急需回台治療,協會協同會員航空及醫療團隊迅速調派醫療專機,協調國內醫院急診室優先接駁,提供關鍵支持。協會成員有豐富旅業背景與溝通經驗,即使旅客保險涵蓋不足,也能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救援方案。建議旅行社規劃遊程可依客戶需求和目的地特性加上適當保險,降低風險;旅客也應了解投保內容以求自保。只是緊急救援當下需靠旅客自身或隨團人員協助,稍有差池難以挽回,若有臨場即時專業協助更安心。協會的全球救援卡及兩岸緊急救援卡上有緊急聯絡方式,上百位醫療及服務團隊24小時待命。有備無患,才能最小化意外帶來的影響。
(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廖苡安整理)
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創會理事長
許高慶
【TTN旅報1388-1390期, 2025/2/10 出刊,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