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與旅行社共同組成PAK(推廣套裝旅遊,Package Tour),以聯營模式整合航旅資源、滿足旅客需求,實現航空公司、旅行社與旅客三方共贏的目標。以競爭最激烈的歐洲線與美國線為例,越來越多航空公司正在籌組新的PAK,或考慮通過PAK模式來助力銷售,以應對市場壓力並拓展業務。
PAK成立的初衷在於提升航空公司的機位使用率,其核心目標可歸納為兩大訴求:一、新航線集客:航空公司開發新航線時,需透過PAK模式吸引更多旅客,穩定初期載客量;二、淡季增效:針對機位較多的航點,特別是在淡季時,藉由PAK模式提升整體載客量。不同國家因季節變化而呈現旅遊需求的淡旺季差異,PAK模式能有效分散市場風險,降低團費,同時提高出團機率。
市場上最為業界熟知、運營時間最久、品牌知名度最高且具集客效益的PAK模式,當屬長榮航空於1999年成立的「玩美加族PAK」和2009年推出的「魅力歐洲PAK」。不僅奠定了長榮航空在市場上的地位,也為PAK模式的運作樹立了典範。
以航空公司為主導的PAK模式,不僅能引領市場潮流、設定風向標,還能透過對行程內容的嚴格要求,提升產品質量。同時,航空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為合作夥伴提供了背書,這對旅行社和地接業者而言,既是加分也是肯定。
在合作中,航空公司向旅行社提供優惠的團體機位,而旅行社則設計出更具吸引力的旅遊行程,雙方共同分享收益。此外,地接旅行社也會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規格,包括酒店、交通和景點等,進一步增強行程的吸引力。這種資源整合的模式不僅能優化成本,還能通過品牌效應相互助力,實現市場影響力的倍增,為各方帶來更大的價值。
PAK聯營模式是資源整合的重要舉措,操作中心的核心職責包括機票分配、行程調整和資源調度。合作雙方需要共享關鍵數據,例如機位餘量、行程銷售進展與客戶反饋。
在利益分配和市場挑戰之外,如何讓合作不流於表面?除了以PAK中心為核心之外,還需要健全的財務運作。財務部門不僅負責帳務管理,還應該以「眾志成城」的操作邏輯協作,只要有私心存在,整個PAK便難以成功。在組織運作上,應每2週或每月至少舉行一次會議,針對消費者問卷調查的反饋,即時修正產品並提升服務,以凝聚共識。
更重要的關鍵還在於「航空公司是否全心投入參與營運」,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並在其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才能實現長久的發展。同時,在某些情況下,航空公司可以對操作上的小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偶爾的「湊票」行為,這對大局並無害處。
航空公司、PAK中心與成員之間,三方如何良性互動,關係到組織運作的成敗,因此,需要不斷探討並改善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當資源分配合理,大家都能從中獲得愉快的合作體驗,這才是PAK長久運作的關鍵。
總編輯
唐偉展
【TTN旅報1380-1381期, 2024/12/9 出刊,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