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雄市政府主辦的「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9/6起一連進行3天。此次論壇聚焦「產業轉型」、「海洋觀光」、「港市合作/都市規劃」與「永續發展」4大主軸,在充滿原民色彩的開幕儀式後,展開分組座談與專題演講。市府並與全球最大地方政府永續國際組織ICLEI續約,與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簽署MOU,為高雄會展發展立下新的里程碑。
高雄會展產業具競爭力
行政院長林全和高雄市長陳菊、各城市代表一同為活動見證揭幕,林全指出,港灣治理是多元獨特的工作,許多偉大城市都起源於良善的港灣治理。近年來高雄努力推動城市轉型和國際化,會展產業可帶動商機、發展地方。
論壇提供交流平台,分享吸取彼此經驗,希望未來輪流舉辦,成為常態性活動,台灣定會參與支持。目前中央積極發展新南向政策,東南亞城市充滿活力、快速成長,這次活動出席的東南亞城市眾多,藉由城市交流合作,強化經貿連結,可共創進步繁榮。
交換經驗 與世界海港城市一同發光
生命的起源在海洋,文明的動力在海港,港灣城市一直扮演文明進步的角色。高雄由小漁港變為商港,而後轉型成為現代化港口,是台灣製造業的推動者,卻也因此產生空氣汙染與工業安全問題。高雄市長陳菊指出,市府積極發展綠能,保護土地、河川和海洋,加強產業升級,愛河是高雄轉型的象徵。
高雄和所有港灣城市正面臨全球化的挑戰,近幾年,她從拜訪法、美、英、日、比利時、越南等國家城市得到不少啟發。與會城市各自背負不同歷史背景,面對同一片海洋,在同一條船上承擔著文明進步的重任。希望藉由聚會交換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交通建設和港灣再造的治理經驗,讓港口在世界地圖閃閃發光。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與高市府簽署MOU
與會城市之一的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在開幕活動後,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數位內容育成中心及清真認證合作備忘錄,讓高雄成為對接東南亞國家的最佳門戶。
全球穆斯林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4,市場商機龐大,雪蘭莪州已推出一套清真產業國際標準,透過與雪州國際清真認證中心的合作,有助於高雄更多優良產品進軍東南亞清真市場。活動搭建高雄與馬來西亞業者交流的橋樑,加深了解東南亞業者的產業發展訴求,做為新政府南向政策的引子,將高雄打造成企業南進的運籌基地。
與ICLEI續約 朝生態永續發展
高雄致力各種減碳、安全調適行動,強化城市韌性,也非常願意經驗分享,受到國際肯定。高雄為全台第一個加入「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的城市,今年適逢第一期合約期滿,市長陳菊與ICLEI世界秘書長Gino Van Begin進行續約簽約,增進彼此合作關係。
ICLEI世界秘書長Gino表示,ICLEI不只是一個國際單位,而是協助全球朝低碳生態邁進的網絡,高雄能力訓練中心(KCC)扮演重要角色,對台灣其它城市產生正面影響,也是東南亞城市的典範,明年生態交通盛典ICLEI也會大力支持。
歡迎晚宴、高雄之夜 展現台灣特色
為迎接來自全球各地的與會城市代表,市府9/6在高雄展覽館舉辦盛大歡迎晚宴。活動由振宗藝術團女子八家將及鼓陣揭開序幕,充滿台灣傳統特色的演出,讓來賓們看得目不轉睛。
9/7晚間並在高雄漢來飯店舉行高雄之夜,晚宴餐點特別選用在地食材,包括高雄甲仙芋頭、茄萣烏魚子、龍膽石斑魚、桃源愛玉,以及屏東黑鰻魚、台南玉井芒果,還有來自金門的高粱酒與宜蘭的葛瑪蘭威士忌,洋溢濃濃台灣味與高雄海洋風情。(TTN旅報9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