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局(3)】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

【上圖】永恆的旅者-如漂鳥般飛翔。【下圖】重蛹。
『 永恆的旅者-如漂鳥般飛翔 』
ABE Nyubo阿部 乳坊 / 日本

燃燒中的木塊在火光中喊著說:
「這是我的花朵,我的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漂鳥集200首

『 重蛹 』
Roger Rigorth / 德國

看見萬安國小的苦楝老樹,立刻聯想到學校孩子在樹下快樂地嬉鬧,甚至嘗試爬上樹梢!將使用大量麻
繩、竹片,加上原木,讓老樹長出重蛹,象徵新的生命即將在樹上羽化!


電光牛
『 電光牛 』
任大賢 / 臺灣

以電光村的環境地貌,以及大片稻田的美麗風景為創作藍圖,加上在地電光的傳說由來,以牛的型態來表現人與自然的關係。


【上圖】自然療癒。【下圖】陪伴。
『 自然療癒 』
撒部‧噶照 / 臺灣

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站在土地上,感恩大地的給予,享受自然的療癒。

『 陪伴 』
鄭陽晟 / 臺灣

稻草人無聲的溫柔陪伴,守護和照料稻田裡的稻米,迎來風調雨順好年冬安穩長成直到豐收。
願風輕輕撫過妳的髮梢,願雨水不會打彎妳的腰,願太陽照亮妳秀麗容顏,願我陪伴你健康的成長,願我的陪伴成就美善。


【上圖】洗滌的殿堂。【下圖】斗笠。
『 洗滌的殿堂 』
Jens Meyer / 德國

擅長以布料、紡織物創作,能在具有特殊氣質的錦園洗衣亭安裝作品再適切不過!
透過作品營造與洗衣亭對話的機會,希望觀賞者在作品引導下,走進洗衣亭靜靜感受這座洗滌的殿堂聆聽水流、觀察水流與織布互動的光影變化,深深呼吸水流與空氣激盪出的清新空氣,逐漸地洗滌出嶄新的心境!

『 斗笠 』
Jens Meyer / 德國

自然是活躍的,藉由提供人們庇護空間與食物來與人們保持連結;建築是活躍的;藉由提供人們空間與庇護來與人們保持連結;藝術是活躍的,藉由提供人們精神食糧而與人們保持連結;布料也是活躍的,提供人們空間與庇護。傳統的斗笠提供人們的頸肩遮陰,斗笠有著獨特的造型,兩種層次堆疊創造出頭型空間。


【水利局(1)】「萬物糧倉」助花東縱谷翻轉在地觀光

【水利局(2)】專訪水保局花蓮分局分局長陳淑媛、水保局台東分局分局長王志輝


【TTN旅報1108期, 2019/9/16出刊,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