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
國旅券搭配團體補助 注入新活水
張錫聰:旅行社要強化被消費者需要的能力

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

交通部為幫助旅遊業振興及增進觀光產業發展,特別在五倍券外加碼推出1,000元國旅券,以促進國民旅遊,帶動內需旅遊市場。國旅券共發送120萬份,1人中獎便可帶動好友或全家出遊,預計整體將能觸及240萬人次(以1人帶1人為例),進而創造58億元的產值。此外,觀光局也針對團體旅遊、主題旅遊提供補助,金額約11億元,可望帶來75萬人次、66億元的觀光效益。總計這波國旅券加團體旅遊補助的觀光業產值約124億元。

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指出,回顧去年的振興策略,交通部是先開啟防疫旅遊、安心旅遊,再以傳統策略補助旅遊業者組團以及飯店住宿,搭配發放的三倍券來振興市場。而今年在行政院高達1,300億元的五倍券加持下,可望更全面觸及到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也因此各個部會都提出相關的優惠措施,觀光產業須不斷發揮創意與行銷,爭取民眾將五倍券使用在旅遊業。

國旅券將快速撥款核銷 讓業者獲利

張錫聰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受衝擊的行業更多,觀光產業必須透過行銷方式來爭取補助,畢竟在全球數位化消費下,無接觸的行銷發展速度很快。而國旅券的發行就是搭配數位觀光平台,業者端應自己評估升級數位化;因為採用數位化設定,能加速整體作業流程,觀光局將於國旅券正式流通後,天天對帳、每週結算,快速撥款核銷,讓業者能盡速獲得相應的利潤,

旅行社只是媒介體,國旅能一起帶動遊覽車、旅館、餐廳、景點等產業鏈。張錫聰分析,國旅可以發動內需效益,帶動經濟活絡以及異地消費,業者只要做好相關行銷配套,搭配各部會不同特質的加碼券延伸出加倍效果,讓更多民眾願意在觀光產業消費。

此外,今年觀光局的振興策略雖然沒有採取過往齊頭式的團體補助方式,但仍舊設有補助金鼓勵業者發揮創意;另外也保留11億元補助主題旅遊,服務銀髮族等可能較無法順利取得數位券的旅客。

從國旅升級 為開放國境練兵

以往最多是區域性封閉(像SARS),如今面對全球舉步難行,產業界最期待的還是跨境旅遊的重啟。疫情前,台灣每年穩定吸引千萬旅客數來台,帶動大批觀光建設與投資;疫情後,無法立刻回到2019年前的榮景,供需得靠市場自行調節。

國旅市場規模絕對不會比跨境大,利潤也低,但可以為公司持續練兵,有事做有營收,為國境重啟做好準備。轉型國旅可以滿足客人目前旅遊所需,像是與大型企業的獎勵旅遊合作,或是推出自由行散客也喜愛的旅遊產品;業者不能只期待國際解封,而遺漏目前最有機會為公司帶來營收的「國旅商機」。

張錫聰強調,國境開放是與疫情相連結的議題,只有CDC可以決定,不過觀光局在「旅遊泡泡」模式上會專業評估並提出可行方案。政府有能力絕對會紓困艱困產業,但觀光局的本質是讓旅遊更便利,鼓勵業者激發行銷創意。

旅行社的存在 來自消費者的需求

以消費者旅遊習慣而言,出國多會洽詢旅行社協助,相對國旅較少,張錫聰認為,「旅行社存在意義就是被旅客需要」,如果一般國旅都會想到旅行社,代表業者行程品質已獲得消費者認可。

台灣發展觀光初期的70年代,約莫上百家旅行社,主要經營In/Outbound業務;多年來,旅行社規模如同台灣以中小企業居多,不少是5人左右的小公司,導致台灣2,300萬人口數有高達4千家旅行社;疫情期間,旅行社家數不減反增,更多年輕人投入國旅市場。

張錫聰以國外經驗評估,未來市場發展不排除小旅行社轉型為「旅遊行程代理商」,而有產品、行銷及帶團能力的業者才是旅行社。因應行銷業務朝數位化的趨勢,出現不少蜂窩型的辦公空間,政府在法規面也會適時調整以符合市場經濟。


  。。。。。 國旅券相關須知 。。。。。  

國旅券將於10/12、10/19、10/26及11/2上午抽出,愈早登記抽獎機會愈多,10/8前登記完成有4次抽籤機會,最晚應於10/29完成登記,並將在11/2抽出。每次抽出30萬份,並於下午將中籤名單公告於共通平台網站及發送簡訊通知,中籤者收到簡訊通知3日後即可於國旅券抵用平台(1000.taiwan.net.tw)領取1,000元QR Code,使用期間自2021年11/1至2022年4/30止,逾期無效。

國旅券採數位發行,每張1,000元,共發行120萬份,是這次各部會加碼券中面額最大的,並且適用於申請審核通過合作之旅行業、旅宿業、觀光遊樂業及領有溫泉標章之業者,民眾無論是參加旅行社的團體旅遊或購買個人旅遊商品、飯店住宿、遊樂園門票及泡湯,皆可使用國旅券折抵消費。


【TTN旅報1213-1216期, 2021/10/11 出刊,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