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給世界旅遊業帶來慘重打擊,一度聚集感染者、被視為「3密環境」的郵輪公司更是深陷危機中。隨著疫情受到控制,部分國際郵輪按下了重啟鍵,包括挪威、德國、日本、新加坡都相繼運營;星夢郵輪探索夢號則是在台灣率先復航。
2020年星夢郵輪探索夢號在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符合各項檢疫、防疫標準;暑假以基隆為母港,串連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秋冬則連接高雄、台南、花蓮等本島碼頭,分別啟動台灣跳島以及環島郵輪安心旅遊新頁。儘管從全球範圍來看,大部分郵輪仍處停運狀態,郵輪行業依舊處境困難,但這些復航的郵輪無疑給整個行業帶來了2021年的希望與曙光。
2021年,除了「星夢郵輪探索夢號」外,包括「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公主遊輪藍寶石公主號」都計劃向主管機關申請來台航行;另遽聞還有歐洲某高端小型郵輪也鎖定台灣頂級客群為目標。
台灣自己就是一個旅遊泡泡區,郵輪只要經過嚴格的檢疫與控制,進到台灣也成為台灣旅遊泡泡的一環。來台郵輪及船員至少經歷長達5~6週的準備期,船員從被通知來台前就會先在家自主隔離,之後船公司自費進行核酸檢測,航行來台後在政府監控下進行篩檢以及14天檢疫隔離,回到船上也會不定期的進行自主篩檢。歷經港務局、交通部、衛服部的層層把關,最後由CDC定案可否航行營運,如此嚴格為的就是要讓國人安全都有保障。
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會,無論台灣或是郵輪公司都從危機中發現了機會,台灣無論本島或是離島都因為郵輪復航後,國際能見度大增;而市場是大家一起經營才會越做越好,唯有維持正向的競合關係,才能共創多贏。
【。ACDT 台灣由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
從國際郵輪來台 看2023台灣跳島旅遊年
創造台灣人才、補給、維修保養商機
2020年,星夢郵輪的成功營運帶來市場正面效應,2021年將有更多國際郵輪公司想來台灣找市場、尋商機,相信只要符合衛服部的標準申請就有機會。
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曾俊鵬表示,今年除了星夢郵輪、公主遊輪,還會有一艘歐洲小型郵輪(約可搭乘250位客人)來台,全船都是陽台艙的高級郵輪正可滿足台灣高端消費者的需求。
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許堂修則分析,既然大型郵輪可以操作跳島遊,小型郵輪更不是問題;建議政府應該對離島接待能力進行完整盤點,探討2020年一整年度的離島旅遊效應。台灣觀光產品往年都以台灣島內為主,沒有將主軸放在離島,甚至政府規劃「2023年為跳島旅遊年」,但在區域觀光聯盟裡並沒有包含離島;建議除了金門、馬祖、澎湖之外,也不要忽略綠島以及蘭嶼,趁國際郵輪來台可將這兩座離島推向國際化。
許堂修強調,國際郵輪岸上補給,以往是免稅、免驗,如今因為採特許國內航線,所以一樣要有稅金的支出,不過因為政府提供靠港以及專案減免費用,對郵輪公司來說不無小補。而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的立場,「是希望郵輪創造出的經濟價值可以留在台灣」;尤其目前亞洲只有台灣可以進行郵輪旅遊,大、小郵輪開來台灣正是機會,包括「物資補給、服務人員、船體維修保養」,都可以在台灣進行。
他舉例,聘僱服務人員可以創造台灣就業機會,船上各個部門都有需要;另外還有補給收入,可採購台灣食材以及船上的毛巾、棉被等物資,台灣未來能發展成為郵輪物資配銷中心。
新的年度,業者也可以創造新的旅遊點,像是「彭佳嶼、花瓶嶼、南沙、東沙」等航線;也希望環島郵輪可以在每個港口上下接客,讓業者在經營上更有利。
曾俊鵬表示,今年台灣郵輪市場將進入競爭期,業者要思考的是旅客上船是為了娛樂、設施、美食等誘因,每艘船要各自發展出不同特色來吸引旅客願意重遊,唯有「在產品面進行變化而非價格競爭」,這樣的郵輪發展才有意義。
【。GENTING 雲頂郵輪集團。】
星夢郵輪探索夢號 堅持防疫第一
船上國際主題遊 岸上縣市深度遊
星夢郵輪按目前規劃,在2021年第3季結束前將維持安排「跳島遊以及環島遊」,產品面會更積極符合各縣市想要推廣的路線。
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表示,星夢郵輪是第一家全球復航的郵輪公司,繳了很多學費,「但如果沒有星夢願意嘗試,產業又如何有恢復的動力」?
2021年對郵輪來說又是嶄新的一年,預計會有兩大特色:首先,「在船上」,不是比船新或是設施多,第一要務是「防疫」;所有船上活動都必須納入防疫思維,如何將防疫與娛樂做到平衡,郵輪公司必須運用智慧及經驗。而在實際活動規劃,依舊會有「主題遊」,在每個季節納入節慶活動;星夢去年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順利,今年也規劃納入「沖繩、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元素。
其次,「在岸上」,則會量身訂製特色產品。劉曉寧指出,有一群旅客每年都會出國旅遊,他們的需求是「特殊性產品與高標準服務」,像是2021年推出的跳島旅遊會串聯金門、馬祖、澎湖等3島一起走;而1/17台中首航(基隆-台中-高雄-基隆)則嘗試推出台中、彰化深度小旅行。郵輪公司會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納入更多特色景點。
在政策面上,2023年是「台灣跳島旅遊年」,由於郵輪目前屬特殊航線,有很多規定束縛,希望稅務更有彈性,讓更多郵輪進入台灣;對郵輪公司來說,跳島與環島行程已投入資源並獲得市場認可,當然希望未來國境開放後也可以繼續銷售;不過由於相關物資以及油價都要另加稅,是不小的成本,這方面希望政府提供一個平衡點。
郵輪就是社區的一部分,郵輪業者的堅持(船上宣導影片、廣播、標語),旅遊業者的宣導,加上民眾的配合,過去半年來,無論是船員訓練、旅客溝通,以及與主管機關協調,星夢郵輪已經累積豐富心得。劉曉寧鼓勵旅行業者,與其等待市場開放不如動起來主動銷售郵輪產品,推薦旅客選擇搭郵輪旅遊;至於未來是否引進更大型的郵輪來台,她強調:「自從疫情爆發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銷售成員: 雄獅、永業、捷利、喜鴻、良友、統一、上順、東南、新進、大登。

【。PRINCESS 公主遊輪。】
春暖花開 藍寶石公主4月復航台灣
海洋勛章 落實智慧防疫標準
公主遊輪2020年全球停擺,台灣防疫得當加上旅行社有銷售信心,2021年將朝4月恢復台灣內部市場為目標。公主遊輪台灣行銷總監陳欣德表示,正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確切航程資訊均依憑主管機關規定規劃,若能順利運營,初期會朝台灣離島跳島遊模式進行,若屆時國際疫情減緩及旅遊禁令解除或開啟遊輪泡泡,期望能調整布局並增加國際日、韓航線。
選擇藍寶石公主號來台,主要該艘船「沒有病例史、曾來過台灣,搭過的消費者給予高評價」。目前該船正加裝先進、符合CDC要求的設備,包括升級通風系統、濾網設置,以及採用全新「勛章假期」(MedallionClass)。
陳欣德指出,公主遊輪提供免費的穿戴式裝置「海洋勛章」,取代傳統的船卡,運用高科技物聯網創新技術,提供無接觸與個人化服務選項,讓郵輪旅遊安全更加分;主要服務包含無接觸登船與離船、自動解鎖艙房、無接觸式交易、隨處隨選點單、勛章網路(海上最佳Wi-Fi)、行動服務請求、智慧裝置娛樂內容。旅客除了可自我掌控在船上的時光,還可查看設施人潮聚集的資訊,享受舒適完善的空間。台灣則會有繁體中文供民眾下載。
未來公主遊輪包括船員也會配戴此系統,藉此了解旅客船上軌跡,或在人多的地方提出保持社交距離的注意;不過陳欣德強調,基於客人隱私,行動軌跡上傳雲端,時效過後將自動刪除,如有疑似病例才會下載匡列相關人員供後續追蹤使用。
藍寶石公主號是11萬噸級郵輪、船體較大,澎金馬等跳島行程必須進行更好的接駁,除了岸上檢疫要分流,岸上觀光也要管制;環島行程包括高雄、台南、花蓮、台中多元組合。
考量天候因素,公主遊輪會以春夏兩季為主。陳欣德分析,國內郵輪航線是疫情期間的特許航次,重點不在獲利,而是展現郵輪公司有實力達到防疫標準,讓消費者有信心。對郵輪來說,主要收入還有免稅品以及賭場,對此他認為國內航線處於灰色地帶,至於供應鏈的採購問題也還待克服。
銷售成員: 百威、鳳凰、雄獅、東南、世邦、易遊網、五福、行家、大興、喜鴻、山富。
【TTN旅報1174-77期, 2020/1/11 出刊,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