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鴻集團總裁鄭穆誠偕同喜鴻旅遊副總經理李柏樟於6∕19~7∕5前往日本,在北海道進行為期15天的訪問,除了舉辦商談會與電商選品會,並與北海道各地合作飯店見面交流,為市場重啟暖身。
根據調查顯示,疫後最嚮往出國的地方以日本為大宗,台灣的航空公司與旅遊業者鎖定日本市場做初步規劃。然而,疫情期間日本觀光業也十分慘淡,飯店以及接待團體的餐廳很多都已倒閉或歇業,巴士司機也離職轉行,一旦要重新送客訪日,有不少細節須重新審視才行。
【 觀察 1 】
缺工、通膨壓力
日本旅遊成本變高
喜鴻旅遊副總經理李柏樟表示,闊別2年多,過去大家很熟悉的日本市場已經大不相同!因為國際通膨壓力,日本的飯店以及餐廳報價平均漲幅約在10~20%,機票成本約漲3成,儘管日圓匯率屢創新低,但還是難以打平,未來出國旅遊成本勢必較從前高出許多,在商品的規劃上、行銷方向等,均必須重新思考,注入新的思維。
【 觀察 2 】
旅遊安心為本
尋求海外投保管道
安心、安全的旅遊是後疫情時代的重大議題,目前台灣產險不銷售海外防疫保單,旅遊責任險也將COVID-19摒除在外,而日本要求訪日團體均需加入涵蓋醫療費的海外旅行保險等措施,在台灣保險公司不承保的情況下,前往日本旅遊只能在地投保(境內保單)。李柏樟表示,若旅行團在組團時需要購買日本的境內保單,多需要仰賴日本當地協助做擔保,日本的地接旅行社未必願意協助,或是需要多付錢。而喜鴻因為在日本設分公司,可以直接作業,解決保險相關困境,讓旅客更無後顧之憂。

【 觀察 3 】
全方位拓展日本生意
為地接、物產找出路
李柏樟指出,喜鴻集團不斷擴大日本市場的布局,除了台灣赴日旅遊市場,由於喜鴻早在疫情之前於日本便設有分公司,在台灣國境未開之際喜鴻旅遊積極前進東南亞市場,接待馬新旅客訪問日本。
除此之外,此次前往日本考察20天,先後訪問日本飯店,並在北海道舉辦業務商談會,同時也進行喜鴻電商平台的選品會,展現喜鴻多角化經營實力。所到之處受到日本各方熱烈歡迎。
由於喜鴻集團在喜鴻旅遊之外,拓展「喜鴻投資」、「喜鴻購物」、「喜鴻餐飲」等事業,此次前往日本除了與當地業者維繫關係,更進行選物,準備引進更多元的日本物產。
【TTN旅報1256-1259期, 2022/8/8 出刊,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