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店應轉型為境內退稅店 結合地方文創商品引客人進店

中華觀光精品協會今年已經邁入第7年,成立之初就是希望能與觀光體系內各行業一起創造經濟發展。今年協會除了爭取修改觀光條例、將購物店納入觀光產業;初步希望協助將購物店轉型為境內退稅店,創造良善觀光環境。

以陸客來台市場來說,2014年~2016年這3年之間,台灣每年觀光收益大約是4千億元,其中陸客貢獻了一半;當中購物店又占了陸客消費的6成,每年大約是1200億元以上,這就是購物直接產生出的觀光經濟效益。

購物店應該朝經營自由行旅客來發展,從關門作生意到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努力方向就是朝「境內退稅店」發展;更應該整合觀光工廠、地方商圈等,創造一個處處都有退稅店的良善觀光環境。

將現有購物店納入管理、導入正軌成境內退稅店,一旦有政府規範,就可翻轉社會對購物店的刻板印象;在產品面則應與地方政府合作,發展出具有台灣地方特色的文創商品;除了帶動地方就業、讓產業生生不息,還能刺激消費,增加觀光客進入退稅店購物的意願。

日本退稅店超過2萬家,甚至便利商店都可以退稅,相對台灣不到2千家,是所有東南亞各國中最少的。

建議政府建構「台灣觀光旅遊購物導覽APP」,取消紙本作業並改為APP作業,將能簡化退稅手續。當觀光客入境台灣、協助加入台灣觀光旅遊購物APP並登入;APP內可提供台灣各地觀光導覽地圖、含景點美食與退稅店等資訊;設定半徑範圍內主動提醒觀光客附近商店、提供那些商品以及網上辦理退稅。
(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唐偉展整理)

中華觀光精品產業協會秘書長 張國榮


【TTN旅報1083期, 2019/3/25 出刊, 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