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泡泡不間斷! 帛琉 全球都在看

帛琉--水母湖

考量經濟發展與防疫都很重要,各國都在開不開放、如何開放間不斷拉鋸煎熬,特別是以觀光為主要經濟收入的島嶼,更是積極爭取開放。眾所期待的台帛旅遊泡泡(Travel Bubble)於4/1正式吹起,成為全球首個旅遊泡泡,而來自各界的「指教」也是沒停過。

台帛旅遊泡泡包機4/1起由華航以波音738機型執飛,每班入境班機旅客人數上限110人,每週上限220人,由「雄獅、巨大、KKday、鳳凰、五福、大榮」等6家旅行業者負責銷售,初期航班規劃為每週2班,週4、日出團,第3班起改為每週3、6出發。根據台帛航約,未來每週最多可能達16班機,由台帛各擁8班航權。不過,除了首發團聲勢浩大之外,接下來的包機銷售狀況相當慘澹,自然也出現很多口水戰,批評航空公司趁火打劫、業者賺太多、帛琉飯店坐地起價等,似乎一片看衰台帛泡泡的後續發展,原本積極爭取的長榮與帛琉太平洋航空的包機業者也暫時持觀望態度。

學習中成長 朝第2個、第3個泡泡 

面對COVID-19封鎖邊境、阻斷病毒傳播更是史無前例也是迫不得已,地球村上的每個人都在學習,兼顧經濟與衛生安全而發展的旅遊泡泡是國境全面大開前勢在必行的政策。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指出,疫情之前的2019年,台灣前往帛琉旅遊人口約1萬5,000人次,即使開放,對於8成以上仰賴出境市場的台灣旅行業者來說僅是杯水車薪,但台帛泡泡卻是輸不得的一場戰役,它不僅僅是讓悶壞的旅客可以享受久違的出國滋味,更是一個突破口,沒有第1個泡泡,就不會有第2個、第3個泡泡。

疫情以來,我們第1次聽到「滾動式檢討」,這不是朝令夕改,而是病毒實在狡猾,很多事情無法沿用過去經驗判斷,而是在失敗中求進步。旅遊泡泡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觀光產業良性的前進,應該正面做有建設性的檢討,而非嘲弄。

「5+9」太不便
可放寬旅客返台的檢疫規定 

我國針對自帛琉返台的民眾祭出「5+9」自主管理措施,前5天是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後9天是一般自主健康管理;其中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需住在1人1室且有獨立衛浴的空間,並需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實質上幾乎等同居家檢疫。台帛旅遊泡泡次發團民眾參與意願不高,與檢疫規定嚴格有關。

泡泡初實施階段,基於安全,採取高標準無可厚非,但日後流程流暢、穩定後,應可考慮調整各項防疫條件,例如返台後採14天自主管理。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考量到帛琉防疫落實程度高,已著手研擬放寬返台者的檢疫措施。

ღ 團費倍增!消費者不願當冤大頭 

除了包機機票成本本就較定期航班成本高,再加上台帛旅遊泡泡為因應防疫措施付出人力等諸多成本,讓團費提高許多,大大影響出遊意願。不少消費者認為,與其參加高額團費且「處處受限」的海外旅遊,還是先留在台灣玩玩。

即便後來航空公司緊急修正票價、放寬成行率訂金規定,銷售業者賠售出清機位也難挽回消費者信心,反被說原來是想「賺很大」,讓業者哭笑不得!

ღ 簡化行前流程 拉長業者銷售期 

為什麼次發團以後銷售不佳?包機業者無奈透露,許多細節的規範都是機位分配後才逐漸明朗化,在開始收客後才被告知要加收規費、提早給名單審核等,造成流程上的諸多窒礙難行,才導致收客不佳。

業者建議應該善用科技,透過健保卡追蹤、審核,很多書面程序應該能免則免。此外,也有業者疾呼,希望由航空公司控位,取代現行包銷模式。推動旅遊泡泡原是美意,但不能只是將壓力放在旅行社上,犧牲業者訂金,為政策買單。

ღ 建立社會、公司企業及消費者信心 ღ 

另一方面,國人對於搭機返台的旅客有安全疑慮,根據旅遊泡泡規範,返國的員工若為外勤,企業可暫時協助員工轉調內勤、安排行政工作或在家上班,雇主不能拒絕員工上班,必須照給薪水。若公司因人力配置關係無法安排職務調整,勞動部則建議可註記「防疫隔離」,薪水由勞資雙方協商,雇主可不給薪。為了旅遊需要如此麻煩,不要說一些私人企業直接暗示員工不要前往,基於社會觀感,大多數人通常還是能免則免。

此時,若政府可以帶頭鼓勵企業實施員工旅遊,不僅讓包機業者有撐下去的動力,也建立大眾信心。後疫情時代全世界都在找尋國際旅遊的新模式,台帛旅遊在各項條件允許下得以開展其實相當不容易,但若是後續旅遊人數持續減少,泡泡恐淪為泡沫,對後續的開放也更加不利。


【。。觀察1。。】
紐澳旅遊泡泡4/19成型
行前確認健康 返國無須隔離

在台帛之後,紐西蘭與澳洲也宣布在4/19起開啟雙向旅遊泡泡,兩國旅客入境彼此國家均不用再隔離,前提是入境前14天不能造訪過紐澳以外地區,有感冒等症狀也不得搭機。開啟雙向旅遊泡泡後,紐澳航線的飛機機組員僅限在低風險航線工作,機上所有乘客須戴口罩,並向紐西蘭當局提供入境後的行程細節。
澳洲與紐西蘭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去年3月起關閉邊境,對返國公民強制隔離。去年10月起,澳洲單方允許紐西蘭人無須隔離進入澳洲大多數的州,然而,自此以後紐澳兩國也將疫情控制住,感染率維持在接近零,基於防疫效果顯著,兩國終於正式啟用雙邊旅遊泡泡。

澳洲和紐西蘭也曾和包括台灣、新加坡、幾個南太平洋島國等低風險國家,探詢開啟旅遊泡泡可能性,視為在台帛、紐澳之後,更多泡泡的評估範疇。

【。。觀察1。。】
下一個旅遊泡泡?
新加坡、越南呼聲高 關島蠢蠢欲動

遊泡泡,著眼小英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東南亞防疫有成的國家都有望成為下一個泡泡。日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也透露,新加坡、日本、韓國、越南等國都在洽談,當中新加坡最為積極,也已單向開放台灣入境者陰性免檢疫,後續視疫情發展研擬中;台灣與越南去年底就展開雙邊會談,若疫情許可,可望推動。

除了南向,太平洋的關島也是積極招手。關島觀光局台灣區辦事處代表嚴樹芬表示,關島相當看重與台灣進行旅遊泡泡合作,目前已經發函給交通部觀光局、外交部,希望盡快進入討論。關島政府預計於5/1前完成50%疫苗接種率,並於7/21前提高接種率至80%,此外5月起入境關島將可免隔離,提高旅遊意願。

。。。泡泡返國注意事項。。。
🛫 機場泡泡 下機後由邊境防疫人員確認每位旅客填妥「加強居家檢疫切結書」後,引導旅客步行前往泡泡旅客專屬免稅店、洗手間,以及通關口。
🚐 交通泡泡 下機後是維持「團進團出」原則,以團體為單位,一同走至機場搭車區後才能解散。帛琉泡泡團為「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所以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只能搭乘防疫計程車或者自行開車。
🏠居家泡泡 旅客可以選擇回到自家住宅,或者一般旅館,原則上是需要符合獨立1房1衛,不可與家人共用浴廁。
。。。看懂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
除一起前往旅遊及返台者外,居所應符合1人1室,且有單獨房間與專用衛浴,共同生活者應一起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含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可共食。若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以外出,但僅能從事固定且有限度之活動,且不可搭乘大眾運輸,禁止至人潮擁擠場所,採實名制,需記錄每日活動及接觸人員,不可接觸不特定人士,且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5日後需至醫院進行核酸檢測,採檢結果為陰性後,接著轉為「一般自主健康管理」9天,方可恢復正常生活。

* 衛生福利部研擬放寬返台者的檢疫措施,可望修正為14天自主健康管理,截至本刊4/8截稿日止,未有進一步指示。

。。。旅遊泡泡專屬保險。。。

疫情期間出國,沒辦法買一般的旅遊平安險,必須要買旅遊泡泡專屬保險,基本上各家保險公司都有推出,大致上包含:旅行平安保險500萬、傷害醫療保險50萬、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海外緊急救援費用保險(400萬元額度)。目前兆豐、富邦、和泰、明台、南山、新光、國泰世華、新安、安達、泰安、旺旺友聯產險等11家產險公司均有推出旅遊泡泡專屬保單。


【TTN旅報1186-90期, 2021/4/12 出刊, 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