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品保和全聯會參審紓困

全球當下都在努力對抗新冠疫情,在抗疫的過程中,政府還是最大的趨動力量,也是抗疫戰場中最重要的指揮官,掌握最大資源,而平常熱心公益,遇有災難都會積極投入的公民族群和社會慈善團體,面對複雜的疫情,反而有點幫不上忙。台灣政府在發生新冠疫情後的半個月,馬上公布要補償旅行社協助退回大陸團的損失,同時要幫助旅行社和旅館紓困,但目前執行辦法還在立法階段,即使辦法出來,相信其中最大的困難,應該會是在認定和審查上。

觀光局受命要執行紓困,但將來如何認定那家旅行社是真正需要紓困的,旅行社提出的申請案如何審查,這些問題,若單單靠觀光局官員未必清楚,若要逐案調查確認,更是耗費多時,如此一來,緩不濟急,公家的繁文縟節也會把旅行社的盼望和意志給消磨殆盡,旅行社無法拿到救命藥和及時雨,捱不下去就倒了,政府的美意最後又會遭到批評。

因此,在非常時期就應該要有非常做法,觀光局應該要善用旅行業已存在且運作良好的行業組織,像是品保協會,旅行公會或全聯會參與審查工作,借重這些組織的專業和對業界生態的深刻了解,提供意見,快速審查,觀光局只要負責籌組審查人員,銀行負責協調撥款,互相合作,快審快決,減少時間延滯,避免政府的好意最後淪為口惠而實不惠,又讓業者大嘆政府僅剩一張嘴。

甚至於,政府也可以大幅授權給這些行業界的組織團體,如授權給品保協會,讓品保扛起審查申請,甚至連撥款和事後追討的責任,品保都可以來做,有人會說,品保沒有權,是的,品保是沒有,但品保處理旅遊糾紛與理賠是很有經驗的,若需要法源,只要協調立法院在訂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與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立法時,專條授權品保能這麼做,品保就名正言順可以做了。

一個民主法治和開放的社會,一定是民間社團很活躍,公民組織很有力量的社會,政府應該相信和充分應用這些民間力量來協助施政,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再者,台灣的旅行業支持國民黨的還是居多數,倘若民進黨能利用這次疫情機會,以大格局心胸和做法,協助旅行業渡過難關,讓旅行業真正有感,執政黨必定可大獲人心。

總編輯 吳學銘


【TTN旅報1130/1131期, 2020/2/24 出刊,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