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旅客破3千萬後的挑戰

訪日外國人數量在12/18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預估今年可達到3,100萬人次,距離日本政府提出於2020年達到4,000萬人目標再邁進一步,其中主要來自亞洲國家大幅成長,包括中國大陸、韓國、台灣和香港4個國家和地區就佔了總數約7成,而東南亞其他國家雖然佔比不高,但也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

根據日本觀光局(JNTO)統計指出,2018年11月訪日外國人較去年同月比成長3.1%,達245萬1,000人,也創下11月單月最高記錄。1~11月較去年同期增加9.1%,達2,856萬100人,日本內閣府預測,若低成本航空(LCC)在2019、2020年每年增加2成,訪日遊客人數將可望達到4,210萬人。

儘管整體市場表現仍維持向上,但分析個別市場,11月前4大客源市場僅中國維持成長,達61萬7,300人,成長8.8%,韓國58萬2,000人,衰退5.5%,台灣35萬1,900人,衰退3.1%,香港6萬7,200人,也衰退3.3%。

回顧這幾年日本的觀光成長,訪日外國人在5年時間遽增3倍,主要在於政府政策做多,以開放天空、鬆綁簽證政策、對觀光客放寬免8%消費稅辦法等,然而,隨著市場急速成長,日本的旅遊市場衍生出的種種問題也不容忽視。

2019年台灣赴日市場充滿機會卻也處處是挑戰。雖然成長面臨停滯,但台日業者仍是前仆後繼投入,如AirAsia Japan日前宣布將在2019年2/1開航台北-名古屋每天1班,成為首家以名古屋為基地的LCC;長榮航空在陸續接收新飛機後,也將在明年6月恢復台北-名古屋航線,第3季也陸續要開航青森、四國松山航線,東京成田、大阪、沖繩、仙台等航線則依787新機交機時程,陸續放大機型或增班,預估2019年長榮航空日本航線整體機位數將增加1成以上;據了解還有幾家日籍航空公司仍積極評估飛來台灣,機位將再大幅增加;然而,2019年1/7起日本對出境人士徵收國際觀光旅客稅1,000日圓,將隨機票(或船票)徵收,玩日本得增加旅遊成本。

考驗日本觀光的除了住宿等當地資源的供給跟不上急速成長的需求,各航空公司添購新機、開新航線,但飛行員不足卻是現階段難以立即解決的問題。而最令人頭痛的除了地震,還有因氣候異常愈來愈頻繁的颱風、水災等天災,都會影響市場表現。

主編 魏苑玲


【TTN旅報1070期, 2018/12/24出刊, 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