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計劃2017復飛台北-倫敦航線 爭取大洋洲旅客來台轉機飛英

【上圖】A350將成華航未來機隊主力。【下圖】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左4)和總經理謝世謙(左3)率領華航主管團隊展示雄心。

上任滿2個月的華航集團董事長何煖軒9/1舉辦中秋媒體餐敘,何煖軒表示,刪減無效航班、調整航線後,華航7月份載客率為81.2%、8月為82.6%,越洋線載客率更是超過83%,9月的訂票率也相當亮眼,6月的罷工損失已在7月全數補回,預計第3季業績將坐擁業界第一。

上任滿2個月的華航集團董事長何煖軒

9/1舉辦中秋媒體餐敘,何煖軒表示,刪減無效航班、調整航線後,華航7月份載客率為81.2%、8月為82.6%,越洋線載客率更是超過83%,9月的訂票率也相當亮眼,6月的罷工損失已在7月全數補回,預計第3季業績將坐擁業界第一。

何煖軒(見上圖合照中立者)指出,9/30將前往歐洲接機,A350和B777將成為華航日後機隊主力,華航自12月開始將陸續提供台北直飛歐洲的服務,隨著機隊陸續到位,華航明年夏天可望恢復台北-倫敦航線,除了台灣旅客外,華航也著眼爭取大洋洲澳洲、紐西蘭中轉前往英國的旅客。

此外,華航近期也和長榮航空展開合作計畫的洽談工作,何煖軒指出,面對嚴峻的市場,航空公司間不應該只有競爭、也能合作,創造雙方獲利將有助於公司營運發展。

東南亞、澳洲可望增班

華航總經理謝世謙表示,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進行航班和航網的整頓,砍掉許多無效航班,以日本線為例,從每週182班縮減為169班,減去紅眼等不獲利的無效航班,有助於營運績效,也讓機師和空服員獲得充分休息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響應政府的南向政策,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航線將會增加,未來也不排除和印尼航空合作增加飛航班次。

此外,大洋洲的澳洲和雪梨也是華航的重要目標市場,謝世謙指出,目前台灣和澳洲之間的航班數已達飽和,近期台澳將舉行雙邊會議,華航也會向澳洲政府提出天空開放、增加航班的需求。

復飛倫敦著眼澳紐中轉客

華航全新的A350客機預計在10月底從香港航線開始運營,最快2017年1月投入歐洲航線,陸續將執飛阿姆斯特丹、維也納和羅馬。謝世謙指出,A350屬於中運量配置的機型,相當適合營運歐洲航線,今年預計將交付4架A350,明年年底前再交付6架。

謝世謙表示,澳洲、紐西蘭和英國旅客之間的往來相當密切,彼此皆為最大的入境旅客市場,華航在澳洲、紐西蘭擁有5個航點,隨著倫敦航線復飛將可有效串連大洋洲市場,也能和既有的歐洲航點搭配,更加完整華航在歐洲航網的布局。

華航資深副總經理張志潔指出,開航一條新航線必須考量3個因素,兩地是否有僑民需求、雙方商業互動性,以及人民關係的緊密度,華航和長榮的O-D(Origin-Destination survey)有差異,長榮以東南亞、美加為主,華航則布局較為均勻。新飛機和台歐的直飛優勢有助爭取第3、4航權的客源,英國是台灣赴歐洲第3大市場,倫敦線預估5成以上還是以台灣旅客為主,由於華航在大洋洲掌握絕對航網優勢,對澳洲客僅需中停1站即可飛往歐洲相當具吸引力,華航除了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票價外,未來也不排除直飛紐西蘭,搶攻紐西蘭赴歐洲市場。


台灣虎航留與不留?年底將有答案

面對台灣虎航的經營,何煖軒表示,台虎的虧損已經達到資本額的一半(台虎資本額為新台幣20億元,目前虧損達12億元),華航正在和新加坡虎航檢討合約內容,當初擬訂計畫時不夠周詳、精準,如果能順利和新加坡虎航修正合約的不合理之處,台虎或許有「回春」的希望,最快年底就會知道答案;但是,如果回春無望,則必須「當斷則斷」。

台灣虎航於2014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家LCC,隨著復興系統的威航在10/1宣布停業後,華航與新加坡虎航共同成立的台灣虎航未來動向深受注意。(TTN旅報9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