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世謙:2019年客運營收目標要超過1千億元
華航5/24舉辦年度盛會「2018年績優業者感恩餐會」,今年適逢華航60周年,在迎向一甲子之際擴大舉行年度頒獎晚會,首次邀請北中南旅行業者齊聚一堂樂。 ( 文=唐偉展 攝影=陳楚涵 )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強調,華航以客運起家,特別感謝所有旅行業者的鼎力支持;他期待今年「客運營收可以成長一成、以至少達到一千億為目標」。
航空公司營運可以邁向一甲子非常不簡單;華航以客運起家,在與旅行業者的合作下,由1架飛機開始,目前則是擁有88架飛機(2017年起陸續淘汰5架A340以及5架747-400)。華航機隊所有長程線廣體客機全到位,包括10架B777-300ER以及14架A350-900。謝世謙表示,華航5/8董事會已通過引進14架空中巴士A321neo租機,並自2021年起派飛區域航線;同時啟動A321neo之11架確定訂單(Firm Order)及5架選購權(Option)協商作業;並將逐漸淘汰737-800舊機型。希望藉新機引進,除降低燃油成本,讓華航機隊煥然一新,全面提升營運效益。
華航與各工會建立良好溝通管道
勞資爭議不會再發生 業者可以放心賣
2018年華航整體營收約為1,500億元,其中客運900多億,貨運500多億。
展望2019年,謝世謙首先對於2月份因為機師罷工事件(2/8~14)造成旅行業者2~4月在銷售以及消費者的不便表達抱歉。他強調,目前華航與企業工會、職業工會、機師工會都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管道,「勞資爭議今年不會再有,相信未來也不會再發生」,旅行業者可以放心銷售華航的產品。
針對罷工權,謝世謙認為這是民主國家的常態,但目前政府法令還不是很完備,多少對於客人的出行造成影響;他相信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能研擬出一套更符合現代的法令。
在航網佈局上,目前飛機不夠使用,「航點將以現有為主,要開新航線的機率趨近於零」。
評估旅遊市場趨勢,謝世謙分析,根據觀光局統計台灣旅客出國方式,自由行的比重越來越高;目前20~49歲、外加帶小孩出遊的旅客,有將近8成以上是選擇自由行(以旅遊度假勝地峇里島為例,幾乎都是自由行旅客的天下),團體旅客整體占比大約只剩2成。
以往航空公司放了很多團體機位給旅行社,但隨著開票日期逼近,最後總會有部分機位返還航空公司,這些離出發15~30天的機位在銷售上很有難度。
謝世謙強調,華航本意是希望機位能夠做最有利的銷售、滿足更多旅行社的機位需求,「要將機位銷售最佳化、收入達到最大化」;以往銷售政策太過鬆散,目前只是正常化,他希望能藉此增加至少一成以上的獲利。
【TTN旅報1092期, 2019/5/27 出刊, 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