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航空備妥人力、運能和市場同步起飛
亞太區逐步復甦 台灣載客表現亮眼

【上圖】(左7起)聯合航空大中華、韓國及東南亞銷售董事戴亞斯、台灣區業務總經理唐靜儀、傳訊總監永田浩二偕同台灣業務團隊們向同業夥伴們舉杯致意。 【下圖】聯合航空大中華、韓國及東南亞銷售董事戴亞斯(左4)、台灣區業務總經理唐靜儀(左2)與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右4)、美國國家旅遊局台灣代表羅世玟(右2)、加州旅遊局台灣代表處總監蔡璧如(左3)等貴賓合影。

聯合航空於3∕21舉辦同業感恩晚會,晚宴以「小碎花」為主題,不少業者以碎花洋裝、裙子、可愛的配件入場,在聯合航空團隊精心製作的背板前,大夥兒開心合影留念,氣氛輕鬆歡樂!

聯合航空大中華、韓國及東南亞銷售董事戴亞斯(Walter Dias)、傳訊總監永田浩二均特地飛抵台灣與業者見面,由於是疫情闊別3年以來聯合航空首次大型業界活動,因此大夥兒交流十分熱絡。

疫情前聯合航空是在亞太區布局最多航線的航空公司,即便是在最艱難時只留下「東京-舊金山」、「雪梨-舊金山」2條航線,也是所有航空公司中航班最多的。隨著疫情過去,漸漸看到各市場復甦,從最早的美國一直到南美洲、越大西洋…,近3個月來亞太區的旅遊也逐漸回籠。而在台灣業者的努力下,台北是亞太區最早復飛的航線,也是最早恢復至疫情前運能的市場。

著眼顧客需求 持續投資新服務

戴亞斯在晚宴一開始特別感謝同業夥伴,在過去幾年的支持才得以度過最艱困的日子。航空產業在過去3年經歷極大的挑戰,在疫情最高峰,全球航班只勉強維持原來疫情前的4%。

他表示,在過去幾年不少旅遊業專家紛紛提出「即便疫情過後旅遊產業也不可能回到從前」、「商務旅行會逐漸消失」、「旅遊業要回到從前可能需要超過10年的時間」…,在種種悲觀的聲浪下,大部分的航空公司以縮減人力、淘汰機隊求生存。

由於聯合航空始終相信,人與人的連結不可取代,即便疫情過後,雖有線上軟體可取代傳統的會議形式,但面對面的情感交流仍相當重要,所以自疫情以來聯合航空沒有淘汰廣體客機,與機師工會達成協議,沒有資遣機師,並希望他們持續做訓練,除此之外還進行多項投資計畫因應疫後市場復甦,其中包括因後疫情時代出國需要知道各國規定開發線上軟體「旅遊就緒中心」(Travel Ready Center)、省去在機場櫃檯等候的線上服務APP等。

【上圖】頒贈感謝牌予表現傑出業者,同業夥伴們舉杯致意。
【下左圖】格緻董事長康樹仁(左)與戴亞斯久別重逢,熱情寒暄。【下右圖】晚宴最後抽出2張商務艙機票!

美國在臺協會(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Brent Omdahl)則提到,台灣在半導體、電動車、5G等產業和美國有重要連結,扮演美國經濟的重要角色,而航空公司是連結人與人、交通運輸不可或缺的一環,聯合航空對兩地交流至關重要。聯合航空台灣區業務總經理唐靜儀也特別感謝AIT一直以來對於台灣訪美旅遊的支持。

活動中台灣業務團隊以影片和與會來賓分享這3年多裡團隊如何在逆境中前進,不斷透過線上∕線下活動和市場保持互動。聯合航空並頒贈感謝獎牌予貢獻傑出的業者,受獎業者包括五福、可樂、龍達、易遊網、良友、山富、歐美亞、金龍永盛、東南與雄獅等。


【TTN旅報1291-1292期, 2023/3/27 出刊,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