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向來是最禁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的行業,告別2016年,旅報週刊於上週966期回顧台灣10大航旅新聞,我們可以看到,航空新聞佔據了很大的部分,興航的解散對航空市場是利多呢?還是利空?另外,新政府上台之後,對台灣Inbound市場起了很大的轉變。無論如何,所有的光榮與不如意,都已畫上句點,緊接著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趕在去年年底,立法院終於把爭吵近半年的一例一休《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給通過了,雖然砍了7天國定假日,但卻也增加特休假,並且鼓勵勞工休假,還提高了加班費以及基本工資的調升,等於是國人多了一定要休的假,同時在不加薪之下,收入也微微地增加了。有錢有閒就會想到去玩樂,對旅遊業來說是一大利多,業者可以好好想想該如何以此話題來發酵行銷宣傳,大搶新商機。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於1/20就任,川普還沒上任的談話,早已在全球引起好多變化,甚至帶來美元對各國貨幣的強勁升值,日幣也進一步再貶,也讓最愛日本旅遊的國人,有了去旅遊的誘因。不過,日本旅遊市場在去年發生很明顯的改變,在LCC的影響下,雖然赴日旅客持續成長,但參加團體行程的遊客卻大幅下滑,業者必須調整作法,學習與LCC做生意,才能在這股潮流中搭上賺錢的列車。
新政府上台之後,對旅遊業最大的轉變是新南向政策,在施行對東協國家旅遊簽證的簡化之後,已經逐漸發酵,東南亞國家來台旅客有顯著的成長,這塊新的Inbound市場,也提供旅行業可以考慮轉型的新商機。
至於仍在話題上的「國民旅遊卡」,行政院最新公布將可擴大旅遊多元性,新贈第四類可由公務人員自行規劃旅遊需求的自由行,不再局限於參加團體行程,可自由選擇及規劃行程,必然將會尋求旅行社的幫助,同樣也是利多消息。
儘管2017年潛伏很多的不確定性,誰也無法預測市場的好壞,在好的時刻,也有人會倒閉,在壞的時刻,也有人能賺錢,所以,旅行業應該正面思考,強化專業,紮穩腳步,迎向2017的挑戰。
主編 黃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