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後日本政府提倡新觀光運動
大推「高附加價值」、「戶外冒險」與「永續」

【人物】日本觀光局海外推廣部代理經理山根健三。(攝影=魏苑玲)【背景圖】北海道破冰船。(圖片來源=TTN圖庫)

日本與台灣在2022年10月中相繼解封,悶了3年多的台灣旅客一下子爭相飛出國去,其中又以日本為最熱門的目的地,不過受到航空運能恢復遲緩的影響,再加上因為疫情太長,很多從業人員離開線上,機場、飯店、觀光設施等接待量能只能慢慢回歸。

台灣訪日遊客恢復達5成  

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數據指出,日本自2022年10月中旬開放國境,當月的入境旅客人次較前一個月成長352%,到了11月,來自海外的入境人次達到93萬4,000人次,相較未開放的9月成長1,372.8%,其中台灣旅客有9萬9,500人次,佔整體入境旅客數的一成,表現相對亮眼。以日本整體而言,韓國目前訪日市場約恢復到疫情前的6成,成為日本最大海外客源市場,而名列第二大市場即為台灣,隨著台日兩地航班陸續恢復,觀光客約已回復至疫情之前的5成。

協助同業挖掘疫後新商品魅力  

旅遊行為經過3年多來的停擺,人們如今對於旅遊的思維也與從前大不相同。日本觀光局在海外推廣策略將因應新的國際趨勢,以「環境友善」為核心,在觀光推廣策略上以發展「高附加價值旅遊」、「富有冒險性的戶外旅遊」、以及「永續旅遊」等三大主題為主軸。在此三大主軸精神下,日本新的年度預計將邀請台灣旅行業者前往九州、北海道進行永續、高附加價值主題的踩線行程,以搭配九州新幹線等大眾運輸工具,及北海道大自然體驗等,帶台灣業者挖掘相關主題商品開發潛力。

而已舉辦7屆的「發現心日本獎」是許多日本線商品企劃人員的目標榮耀,主題性、與地方合作程度等均在評分重點,業者自行在主題性部份發揮永續、高附加價值、戶外冒險等三大核心主軸,藉由評選制度,逐步引導市場朝此目標前進。

【上圖】賞櫻。【下圖】祭典活動。(圖片來源=TTN圖庫)

旅遊天數變長 體驗型元素需求增加  

多數的遊客因為3年以上沒去過日本,會想先去記憶中熟悉的地方、找回日本旅遊記憶。日本在疫情期間有許多新設施,觀光局也會陸續推薦給海外遊客。在推廣上除了新的三大策略外,有鑑於日本商品成本較疫情之前高,大多數旅客會減少旅遊次數,改計畫較長的假期,因此較深度的體驗型需求預料將會增加,於是觀光局將大力發展針對外國遊客推出的「體驗型行程」,包括向來很受海外遊客歡迎的美食體驗之旅,以及北海道的大自然戶外體驗行程、都會型的主題樂園體驗行程等。

地方機場航班緩步恢復  

2019年台灣訪問日本達489萬人次,在疫情發生前,日本政府原先設定「2023年達6,000萬人次」為觀光推展目標,如今在地方機場尚未全然準備好,一線機場的機票價居高不下,以目前市場整體航班恢復狀況來看應該是無法達成目標,現階段將以積極恢復運能,期待觀光客早日回流。

在航班恢復的進度上,由於日本地方機場的態度不一,有些認為要等人力回歸、服務到位才準備接受海外遊客,有些則是以最先開放的韓國做包機、測試接待能力,等服務順暢後才會再開放更多的航班起降,並逐漸調整為定期航班,相信復甦的腳步將愈來愈快。


【TTN旅報1287-1288期, 2023/2/27 出刊, P14】


搶客!搶錢!搶商機!亞洲各旅 遊目的地火力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