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泰國旅遊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TTM+2023)」作為泰國觀光局(以下簡稱泰觀局)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旅遊業B2B貿易交易會,於2023年5∕31~6∕2在曼谷的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Queen Sirikit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re)舉行。此交易會提供一個透過介紹、更新資訊和拓展業務的方式,讓參與者與商業夥伴交流,進而提振泰國旅遊業發展與實現其商業價值。
買家以歐、非、中東佔最多
賣家以酒店企業獨佔鰲頭
隨著疫後旅遊業的積極反彈,反映在TTM+2023強勁的參與人數,其中包括來自50個國家的374名買家、橫跨泰國與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的435名優質賣家,以及112家來自海外與泰國的媒體。台灣買家包括「雄獅旅遊、東南旅遊、豐趣科技、開新旅行社」等4家業者。
在374名買家中,217名為重複參與者(58.02%)、157名為初次參與者(41.98%),並由「歐洲、非洲、中東」佔比最多,達到37.7%,泰國則佔了10.43%。而435名賣家中,283名為重複參與者(65%)、152名為初次參與者(35%),其中以酒店和度假村佔絕大數(79.08%),旅行社則為8.04%。
積極推動BCG經營模式
邁向永續發展和優質旅遊
泰國觀光暨體育部部長Phiphat Ratchakitprakarn在開幕式上表示,泰國旅遊業正邁向「永續發展」和成為優質旅遊地的走勢,同時強調「永續標準」的槓杆效力、技術和軟實力,來進化泰國旅遊,進而達到「有意義的旅行(Meaningful Travel)」概念。
為了主張「有意義的旅遊」,泰觀局也正積極推動「生物、循環及綠色經濟(Bio-Circular-Green Economy)」作為永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以利實現「永續旅遊目標(Sustainable Tourism Goals)」,為泰國旅遊建構提倡環境、社會經濟、管理及文化永續發展的架構。
仰賴多項政策與優勢
助攻泰國入境人次
2022年,泰國喜迎1,115萬的全球入境人次,並創造了5,890億泰銖的收入,其中台灣佔了超過9萬人次。此外,國內旅遊也有1,890億人次,以及創造了6,410億泰銖收入的傲人數字,展現了泰國旅遊的強勁復甦。
其主因仰賴幾項政策與優勢,因為泰國自2022年1∕11起實施「沙盒計畫」,只需完成2劑疫苗,第2劑的施打時間須超過14天,即能前往喀比、攀牙、普吉或蘇叻他尼等4個目的地旅遊,而2022年7月起也已放寬入境限制,並取消隔離和PCR檢測。
2023年首5個月入境人次
逼近2022年全年水平
根據泰觀局數據顯示,從2023年1月~5月,泰國已接待約1,037萬的全球入境人次,並創造約4,280億泰銖,與2022年全年相比,全球入境人次已回升93%,旅遊收入也恢復72.6%。其中,入境泰國人次的前5名客源地,分別為馬來西亞,中國,俄羅斯,韓國和印度。
而台灣在2023年1月~5月的入境泰國人次,為24萬6,823人次,與2022年全年的9萬3,699人次相比,強烈反彈263.4%,相較泰觀局設下的80萬人次目標,已達到30.8%。
對於2023年的目標,泰觀局期望能恢復2019年旅遊收入的80%,預計為2.38兆泰銖,包含1.5兆泰銖來自全球市場,以及8,800億泰銖的國內市場。就目前情勢,2023年的泰國入境人次與其所產生的收入,非常有望在年底前超越設定的目標。(文、攝影=趙葦淞 資料來源=泰國觀光局)
2023年1~5月 vs 2022年1~12月 全球入境泰國人次和旅遊收入比較 |
|||
■ 入境人次 ( 單位=人次 ) | |||
2023年1 – 5月 | 2022年1 – 12月 | >恢復率 | |
全 球 | 約1,037萬 | 約1,115萬 | 93% |
台 灣 | 24萬6,823 | 9萬3,699 | 263.4% |
■ 旅遊收入 ( 單位=泰銖 ) | |||
2023年1 – 5月 | 2022年1 – 12月 | >恢復率 | |
全 球 | 約4,280億 | 5,890億 | 72.6% |

【下左圖】泰國觀光局東南亞區區長Chuwit Sirivajjakul。【下右圖】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副處長陳譚春。
著重活動與文化元素 加深「回遊客」的泰國印象 |
泰國觀光局東南亞區區長Chuwit Sirivajjakul |
台灣一直泰國旅遊的重要客源地,而泰觀局也發現到,台灣市場與其他旅遊客源地一樣,皆以「回遊客」佔絕大數。所以考慮到各國「回遊客」對泰國旅遊的熟悉度,此次的推廣策略不限於觀光景點,而是著重強調活動參與和文化認識,例如DIY傳統彩傘、織布和藍染,或是美食展和體驗展等,進而實現「永續旅遊」與「有意義的旅行」2個主要概念。
另外,泰觀局也很看重年輕族群,並致力推出各種吸引年輕人的元素,例如特色美食、潑水節、水燈節等,透過新穎方式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赴泰旅遊,從而展現泰國的軟實力與魅力,例如TTM+2023的美食展邀請了著名的米其林餐廳,充分展現泰國美食的特色。
泰國旅遊呼應「泰式生活」 讓業者看見其中的變化 |
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副處長陳譚春 |
此次TTM+的舉辦已經進入第20年,並且是疫後首次舉辦,泰觀局除了將活動恢復至疫情前的規模,也希望台灣業者和媒體能體會到泰國經歷3年疫情後,在旅遊設備與資源上的變化和努力。同時也希望業者能將嶄新元素和旅遊資源,融入泰國的旅遊產品中,使泰國旅遊更多元化,並饒富旅遊價值,媒體則是將泰國的新活動和體驗,推廣給台灣旅客知道,從而激發他們想赴泰國旅遊的想法。
此次活動強調的親自感受,以「舊景點,新體驗」的概念,期盼旅客能透過新穎體驗和文化活動,讓每一次赴泰旅遊都能激蕩出不同感受和加深泰國印象,進而感悟所謂的「泰式生活」,也呼應泰觀局期望的「有意義的旅行」概念,讓旅遊變成一種深刻體驗,進而讓旅客想要重遊泰國。
復甦計畫第2彈 著重營銷5大事項 |
泰國觀光局亞洲暨南太平洋地區國際行銷副局長Chattan Kunjara Na Ayudhya表示,泰國就短程市場,推出了「復甦計畫第2彈(The Great Resumption Episode 2)」的主要營銷策略。該策略將重點關注5大事項,包括中國市場的回歸、客源市場與新分部市場的增長、泰國品牌與旅客生活的無縫整合、負責任的旅遊,以及持續拓展新市場。
泰觀局除了積極推動軟實力,也將透過線上平台,與名人、網紅、部落客等共同執行線上營銷,而中國市場也將透過當地專用平台和名人營銷逐步觸及。此外,各國二、三線城市也將是泰觀局未來的觸及目標,例如「釜山、大邱、吉林、峴港、怡保、沙巴」等地。
「復甦計畫第2彈 」營銷策略 | |
1. | 中國市場的回歸。 |
2. | 客源市場與新分部市場的增長。 |
3. | 泰國品牌與旅客生活的無縫整合。 |
4. | 負責任的旅遊。 |
5. | 持續拓展新市場。 |
B2B貿易交易會現場 |
美食與體驗展 |

【TTN旅報1301-1302期, 2023/6/12 出刊,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