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重新開放觀光後,南臺灣來自泰國、越南的旅客數皆有明顯提升,與過去主要接待中國大陸環島行程的生態,有非常大的改變;造成如此改變的原因,來自高雄小港機場國際航班及兩岸航班的比例調整。
疫情前高雄機場都以直飛中國大陸為主,滿足大陸台商的往返需求,隨著高雄機場的航點拓增,逐漸轉變為觀光為主的包機。
根據民航局統計資料,高雄機場國際定期航班就2022年1~4月與2019年1~4月相比,恢復近4成;中國大陸航班僅恢復不到2成,國際包機航班與2019年相比也已恢復8成6。
高雄相對桃園機場距離東南亞國家更近,機票價格因此更有優勢,不少重遊台灣的國際旅客都紛紛選擇到南台灣體驗不同風情。加上近年來高雄市觀光局,以演唱會為亮點推出的行銷策略,吸引不少國內旅客也願意南下前往高雄,為高雄觀光產業增加更多優勢。
近期隨著郵輪旅遊風潮興起,海港條件良好的高雄就是首重之地。根據航港局統計資料,預期2023年會有78艘郵輪以高雄港作為母港及掛靠港,基隆港在2023年僅有71艘船,可以看出郵輪產業對南台灣觀光愈發重要,雖然對於旅宿業而言,能帶來的效益較不大,但對於南部地區的觀光發展卻有很大提升。
疫情後,在缺少陸客市場的影響下,不論是北部或是南部的經營方式都有所改變,旅宿業相比旅行社更需要創造在地特色。以自己在南台灣經營的「樂逸旅宿集團」為例,4間旅館都各有特色,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結合棒球文化的「樂逸文旅」,以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建立品牌形象,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下,才有機會能留住回頭客。(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吳紹瑜整理)
旅館經理人協會理事長
蔡肇洋
【TTN旅報1304-1305期, 2023/6/26 出刊,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