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市場第21家LCC馬印航空在上週末飛來台北,CEO Mr. Chandran還特地搭乘首航航班來到台灣,同時台北市政府也藉此機會邀請馬來西亞當地銷售量最高的英文、馬來文平面、電子及網路媒體,在台北進行4天3夜的踩線行程,積極推動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及爭取穆斯林遊客市場。
威航無預警地宣布從10/1全面停航,台灣虎航也面臨著重大虧損,母公司華航也有意不想再玩。看似問題出在台灣對於LCC的經營摸不著頭緒,但除此之外,台灣市場也正面臨著機位爆滿的潛在危機。
一家家LCC大舉搶進台灣市場,加上台灣又新成立了2家LCC,以及華航、長榮不斷地購機,桃園國際機場2座航廈早已經不敷使用,每年台灣人出國及外國人來台都破千萬人次,如此盛況還能維持多久呢?
看好台灣最愛的日本,新增的航班大多往日本線增加,確實也帶出年年高成長的旅遊市場。看似榮景,卻因供給大於需求,航空業者殺價搶客創造出來的高人次旅遊數量,終於在威航宣佈停航之下,各家航空公司也開始陸續對日本航線減班了。除此之外,兩岸關係由熱變冷,陸客減少使得航班載客率降低,航空公司只能以減班、更換小飛機、甚至就停飛的方式因應。
日本、大陸的減班,加上航空公司因購機擴增機隊數,多出的運能該往哪飛呢?以台灣區域航線的3大市場來看,現在已經有2個無法增班,從最近陸續公布的冬季班表來看,兩大航空公司都針對東南亞開始增班了。
台灣赴日本人數不斷增加,是建立於機票便宜,不需要簽證之下,一看到便宜機票就隨便訂了就走,由於國人對日本旅遊相當熟悉,訂到機票往往就上訂飯店網站,以至於航空公司和旅行社都沒賺到錢,今年暑假旅遊旺季,旅行社的出團量甚至不增反降,但赴日本的人數卻是增加的,正是反映了這個現象。
如今,航空公司將運能改往南東亞,加上市場也有消息傳出,將有多家東南亞籍的航空公司準備直飛來台。在新南向政策尚未見到成效,即將多出來的大量機位,是否有足夠的市場能支撐呢?還是我們將看到東南亞將會複製日本市場殺到血流成河呢?
主編 黃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