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景氣普遍並不理想,有許多旅行社的產品因滯銷開始砍價,讓市場陷入價格戰的窘境,更嚴重的是價格如果降下來後,未來很難在回升上去。所以,預計2019年的情況也不會好轉,經營不善的旅行社應該順應觀光局的政策輔導轉型,樹立自己的品牌,也並不是每一家旅行社都必須像百貨公司一樣產品五花八門,專精於某一條路線,也是一個突破困境的出路。
去年因為年金改革,讓原先手頭上有錢出國旅遊的軍公教人員消費變得保守,連帶降低出國的意願。大環境的因素也讓消費者開始珍惜荷包,不敢將錢花在娛樂或旅遊上,造成旅遊產品滯銷。面對這樣的環境,協會所舉辦的職訓與課程,讓旅行社經理人學習新的思維與管理模式,找出擊敗不景氣的方式。
2018年9場的旅行業經理人職訓課程共有2百多人參加,大家都在景氣寒冬之中再充電,找尋新的機會可以突破瓶頸。當然,觀光局也看到了現在旅行社經營不易,所以與協會合作舉辦多場講座,輔導轉型或建立品牌。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已經有近30年舉辦旅遊相關職訓課程的經驗,培育出歷代的專業經理人,希望政府未來能給協會更多的機會舉辦旅行業職訓課程。去年協會也舉辦了一系列的經理人課程及講座,包括「觀光局輔導建立品牌旅遊業獎勵專案際網路優化」、「旅行業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技巧」等一系列講座。(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陳建明整理)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 彭培興
【TTN旅報1072期, 2019/1/7出刊, 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