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跨區域產業資源 強化觀光量能 「大西拉雅觀光圈聯盟」啟動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許主龍

交通部觀光局推動觀光圈產業跨域合作,所屬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西拉雅管理處)
成立「大西拉雅觀光圈聯盟」,整合地區產業特色,輔導在地業者,全力打造西拉雅觀光品牌。
隨著系列活動的持續推廣,聯盟打開知名度,不斷吸引業者加入,產業相互加乘,創造互利共贏,為後疫情國旅市場,注入創新能量。

西拉雅管理處1/25在關子嶺成立「大西拉雅觀光圈聯盟」,有別於其它觀光圈以地區為名,聯盟打破區域概念以西拉雅命名,串聯「南寮、白河、東山、後壁、官田、鹽水」等地方產業、商圈與協會,並向北擴展至嘉義「中埔及大埔」地區,形成區域產業之大平台,吸引異業結盟。

大西拉雅觀光圈各區資源豐沛,大埔曾文水庫及後壁小鎮為知名景點,關子嶺泥漿溫泉更是享譽國際,還有南寮椪柑、白河蓮花、東山咖啡、官田菱角、六甲木耳、中埔苦茶油等代表性的農特產品,無論產業、人文、景觀生態都極具特色。
「越在地、越國際」,西拉雅管理處超前部署,整合觀光圈內各項優質資源,提供國人不同國旅體驗,也為迎接國境解封後的國際旅客做準備。

創意行銷推廣 讓在地業者有感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許主龍表示,國人無法出國旅遊,後疫情國旅商機無限。「大西拉雅觀光圈聯盟」成立後,隨即展開各項任務,在有限的預算資源下,務求月月有進度,要讓業者確實有感。

除規劃一系列線上抽獎與闖關活動吸客,未來持續辦理多場主題講座與產業觀摩,輔導在地產業培力升級,結合相關通路加強產銷,分階段進行商品遴選,為業者出書宣傳。此外,串聯食、宿、遊、購、行等元素,結合在地特色伴手禮或農特產品推主題遊程,讓遊客跟著名人足跡探索大西拉雅,並搭配旅行社踩線,擴大宣傳效益。呼應自行車旅遊年,今年的「水庫騎跡」活動,也將擴大推廣自行車體驗及轄區內各水庫的獨特風景與人文特色。

🧑🏻 在地業者觀點 👩🏻
【右】尖山埤江南渡假村總經理陳永成、【左】關子嶺統茂溫泉會館副總張欣銀
尖山埤江南渡假村總經理陳永成
   。。吸引年輕人返鄉 讓產業永續發展。。   

身為「大西拉雅觀光圈聯盟」的盟主,陳永成對觀光圈的未來發展多所期待。他表示,聯盟面向多元,不像一般公協會是單獨產業,特別需要整合,唯有形成帶狀旅遊圈,產業共好業者發展才有希望。

目前先分階段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優良商家,透過輔導機制,加強產品設計包裝提升價值,並開創多元行銷通路,以增進業者獲利。另針對不同客群設計特色遊程,提供旅行社銷售,初步規劃「友善之旅」、「獨特之旅」及「自然生態文化之旅」,內容包括咖啡人文體驗、季節賞花、螢火蟲季、泥漿溫泉、梅嶺秘境旅遊等,視情況再做內容修正。

此外,推動西拉雅觀光所要面對的問題,除期盼政府持續挹注經費資源,轄內山區多人口結構老化,如何結合地方創生,帶動經濟發展,吸引年輕人返鄉,才能避免人力斷層,讓產業得以永續經營。

關子嶺統茂溫泉會館副總張欣銀
   。。聯盟資源極大化 追求產業共好。。   

西拉雅擁有豐富獨特的觀光資源,需要計畫性推廣,才能吸引更多新客源,甚至讓人願意再次回來消費。後疫情時代,西拉雅管理處成立「大西拉雅觀光圈聯盟」,做法值得肯定。

業者透過輔導洞悉旅遊趨勢,對市場更加有感,旅行社、媒體創新行銷,讓產品銷售極大化,提升競爭優勢。此外,跨產業的結合彰顯在地多元文化,為各種客群提供更不一樣的旅遊選擇,聯盟確實發揮極大功能。

儘管成立之初業者間還在摸索適應,慢慢調整修正,朝產業共好之路邁進。期盼未來有更多在地業者熱情響應,歡迎年輕人加入帶來新思維,聯盟也要不斷傾聽在地需求、凝聚共識,為業者爭取更多資源與發展機會。


【TTN旅報1182-86期, 2021/3/8 出刊, P45】


屏東觀光圈700個特色旅遊點串出遊程 2021年推特色自行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