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觀光政策不該只有補貼

左起中華觀光經理人協會理事長張明琛、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前交通部長陳建宇、中華觀光精品協會秘書長張國榮
產業界提七大建言 應將觀光列為國家級戰略

面對來台旅客人數成長幅度排名亞洲後段班(5.9%),前交通部長陳建宇5/24邀請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中華觀光經理人協會理事長張明琛、中華觀光精品協會秘書長張國榮,共同召開觀光政策記者會;呼籲政府不要只有煙火式補貼,更應該有長遠目標的觀光政策,並提出七大建言,希望以國家級戰略來行銷台灣觀光。

陳建宇表示,近幾年來台灣飯店業、遊覽車、購物店等有不少公司出售、員工失業,建議台灣政府應該提出長遠具體的觀光政策。例如泰國定位為世界廚房,10年來觀光產值提升5倍;南韓以娛樂影視文化行銷國際;日本為迎接東京奧運,首相安倍領頭拚觀光;台灣不該僅有撒錢補助推動觀光。

張明琛表示,從2015至2018年,統計來台旅客人數僅成長5.9%;而鄰近日本成長61%、越南95%、新加坡53.5%、泰國28%、南韓16%相較,台灣在亞洲各國中墊底;業者要的是政府能提出超前的政策,而非疲乏的補助。

張國榮強調,兩岸關係不佳,來台陸客從2015年的418萬人下滑到2018年的270萬人,對國內觀光產業有相當大的衝擊;大陸一年出國觀光有1.3億人次,花費超過1,153億美元,各國都在搶觀光大餅,台灣決不能自外於人。

許高慶指出,庶民經濟靠的是觀光,觀光業者因國家缺乏長遠觀光政策而受到衝擊,3年來將近150萬的旅客數消失;他呼籲,唯有國家領導者心中有觀光、政府將觀光列入重點產業,才能由上而下帶動觀光市場再次活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提七大建言
一、配合觀光局改制為觀光署,觀光署應選對首長,並重新盤點台灣觀光總體政策,提出未來五年的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
二、應以吸引亞太地區國際觀光客為主,其他歐美觀光客為輔,尤其日本消費能力高,大陸消費能力不低,停留天數長,更是重點所在。
三、在購物店業方面,參考國外經驗;建議臺灣也應積極輔導購物店轉型,推動境內小額現場退稅店,創造良善便利的觀光購物環境。
四、強化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的航網連結,以利國籍航空拓展新客源,選擇較友善的國家實施開放天空,爭取包機、定期航班;並引導低成本航空飛航中南部機場。
五、不應再推國內補助方案,從去年底暖冬補助到今年春遊補助,非但不具成效,受補助縣市一般旅館住房率沒有一個縣市超過50%。
六、應仿照日本立法例,在發展觀光條例增訂55條之二「合法化條文」,讓真正「自住並將多餘房數上網尋求共享房東」,得以合法出租,並刊登廣告。
七、持續到對岸做城市行銷,展開地方城市交流,以吸引更多陸客來台旅遊,並修改諸多不合理限制及不合時宜的法規。


【TTN旅報1092期, 2019/5/27 出刊,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