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袖手旁觀旅行社損失

11/21早上,當大家都還有著Monday Blue的混沌心情時,旅遊圈內卻傳著興航要收起來的震撼消息,腦袋馬上頓時就清醒了,心裡想到的是,難不成又要出現「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的悲情。

旅遊業就這麼脆弱,只要有一丁點的天災或人禍,受的傷害就無以復加。當大家討論著興航提出公司解散是否有何陰謀,以及航線航權該如何後續等問題時,社會大眾似乎只關心購買興航機票的消費者的權益該怎麼辦,或是超過1,700位興航員工又該何去何從,然而,就是沒人關心,其實旅行社業者也很「藍瘦」、「香菇」呀!

11/21傍晚,興航做出決定,隔天(11/22)要全面停飛,董事會議最後決定公司解散。實力雄厚的大型綜合旅行社率先跳出來說,要以旅客權益為考量,搭興航的團體旅遊的旅客都可全額退費,損失自行吸收,而且還提供給退費旅客再購買行程時,短線、長線的補貼金額。

講求客服的年代,祭出金錢攻勢確實是最有效的方法,大型綜合旅行社如此作法,當然會換來消費者一聲「揪甘心ㄟ」,但有更多中小型旅行社,遭逢此變故,都不曉得會因此損失多少錢了,多半的做法是先幫客人轉團,將損失降到最小再說。至於旅行社和興航之間的財損糾紛與賠償,只能慢慢談了。

和興航有往來的旅行社,普遍都是中小型社較多,抗損能力明顯不如大型社,能否安然渡過興航這關,誰都說不準,主管機關應該介入協助,不能袖手旁觀,否則事態嚴重,會產生更大社會事件。

主編 黃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