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遊市場是一個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旅遊趨勢,因為人們越來越關注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並且希望能夠透過旅遊方式來體驗自然與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同時降低對環境的負擔。
隨著低碳旅遊概念逐漸普及,許多旅遊業者也紛紛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以自行車旅遊為例,旅客可以更深入地體驗當地的文化、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同時也能夠減少旅遊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享受戶外騎乘的樂趣
探索不同的風景和文化
全球疫情嚴峻的期間,各地的旅遊業受到極大的影響。然而,自行車旅遊卻因其獨特的特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相比於其他旅遊方式,自行車旅遊不受疫情期間室內人數限制,遊客可以獨自或與家人、朋友一同騎車出遊,大大減少了疫情傳播的風險。
自行車旅遊團費高昂
因應配套措施與人力需求
相較於傳統旅遊,自行車旅遊團的成本卻高得令人咋舌,許多消費者對於自行車旅遊團費用高昂甚至感到不解。
對此,社團法人台灣樂活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戴祖輝表示,若旅遊團有40人,就需要準備40台腳踏車,再加上每4人就需要配備1台資源車來運送行李及其他必需品,因此成本會高達傳統旅遊團的數倍。此外,自行車旅遊也需要大量人力,例如多人帶隊以應對參與人數與安全問題。且團隊需要許多配套措施,例如中途補給,行李運送等,才能確保旅行品質,這也是成本高昂的原因之一。
低碳旅遊新體驗
E-bike電動輔助自行車成為助力
自行車旅遊過程中一定有某種程度的體力負擔,加上許多人對於自行車旅遊團的體驗不太熟悉,導致推廣跟執行上也會增加難度。戴祖輝指出,一般自行車旅遊團的行程不會太長,大約在40~60公里之間,以適合大多數人的體力程度為主;而挑戰性較高的環島團則可以騎乘100公里(含)以上為主,這種行程僅適合平常有在騎乘的旅客體驗。
針對想要體驗自行車旅遊卻體力有限的旅客,財團法人台灣樂活自行車協會也推出「E-bike電動輔助自行車租借服務」,讓遊客可以更輕鬆完成行程。
此外,若是國人要前往離島或是出境自行車旅遊,也面臨航空貨物承載限制以及如何簡化旅客事先要面對繁瑣申請程序等問題,皆是推廣自行車旅遊相對困難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國外對於自行車的使用大幅增加,台灣作為自行車製造王國,也讓更多國外人士了解到台灣是絕佳的自行車旅遊目的地。目前來台自行車旅遊人次最多的是華人圈,如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和澳門,其中港、澳很大比例是自由行。此外,疫後歐洲遊客來台自行車旅遊人次也有增加。
自行車旅遊的概念不僅僅是減少對於環境的污染,更是一種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讓旅客更好地體驗當地文化的旅遊方式。
財團法人台灣樂活自行車協會

財團法人台灣樂活自行車協會是台灣自行車運動的重要組織之一,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推廣健康、環保、低碳的樂活自行車生活。樂活協會的宗旨是透過自行車運動,鼓勵民眾採取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提倡健康運動、交通安全和社會公益。
協會每年舉辦多項自行車活動,例如「樂活台灣自行車節」、「自行車環島挑戰賽」、「環島踏青騎」等,也與各地政府和社區合作,推廣自行車旅遊、健康運動和環保意識。
【TTN旅報1297-1298期, 2023/5/8 出刊, P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