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觀光從業人員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從主管支持行為開始做起

PROFILE | 林 濰 榕
現 職 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 歷 國立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博士
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過去許多人將工作和生活視為截然不同的領域。然而,受到數位化、全球化及行動科技普及的影響,當代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分界變得日益模糊,這種趨勢使得現代勞動者更關注如何實現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這不僅對個人幸福感和福祉是重要的,亦對組織生產力、員工滿意度和留任意願產生影響。

曾有網路調查發現,超過5成以上的員工認為公司是否致力於促進員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和個人福祉對他們而言「極為重要」。而觀光產業是一項生活產業,目的在為消費者提供機會享受生活及滿足休閒旅遊需求,這包括旅遊、住宿、餐飲、景點體驗及活動參與等。觀光產業的核心是為人們創造愉快和有意義的生活體驗,然而這行業須面對長時間的工作要求,並適應高度變動的環境。因此,觀光從業人員若無法取得工作與生活平衡,又該如何提供優質服務與創意體驗給顧客。

在社會產業快速變遷下,勞工需求日益多元與複雜,勞動部為鼓勵企業推動員工工作生活平衡,自2013年起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期望建構一個「雇主關心、勞工安心」的友善職場。至今已補助超過3千家次企業辦理近5千項友善員工的措施,項目包含身心紓壓課程、創意家庭日、員工關懷課程等,協助企業推動多元化工作與生活平衡措施。根據勞動部員工協助方案推動手冊中指出,回顧過去方案執行成功的案例中,以高層主管支持扮演著重要角色,唯有高層主管支持才能有效整合並投入資源,將方案融入制度與文化,成為各單位關心員工的措施。

主管支持是員工對工作感到滿意、對組織產生承諾以及願意留在公司奉獻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員工期待獲得工作與生活平衡,主管的支持扮演重要的角色。員工的生活一般除了工作之外,多半指的是家庭生活以及休閒生活,因此,學界上開始關注主管該如何支持員工的家庭及休閒生活,也就是說主管如何幫助員工努力平衡工作與非工作需求,下列歸納出四點主管支持行為,是有助於協助下屬平衡工作與生活。

一、主管的情感支持

主管對於員工生活的情感支持包括與員工交談,並了解員工個人家庭∕休閒生活承諾及需求、主管關心員工的工作責任是否影響到家庭∕休閒的方式,以及主管能對員工的家庭∕休閒需求展現尊重、理解與關心。舉例來說,主管必須尊重員工休閒時間,鼓勵休閒重要性,使員工獲得高品質的休閒生活;或者是願意聆聽並理解員工家庭上所面臨的問題。

二、主管的工具支持

主管提供員工生活的工具支持較像是企業端提供的友善措施,包括彈性工作安排、優化給假方案、友善家庭∕休閒方案、主題講座∕諮商措施等。舉例來說,主管同意並在適度內讓員工可調整上班時間起迄;除法定給假之外,另根據事業單位與員工需求,創意給假;或是托兒設施或措施與家庭日舉辦。

三、主管的角色模範

主管的角色模範指的是主管應該成為員工的表率,以他們的行為和做法來啟發員工,讓員工相信這樣做可以實現他們理想中的工作與生活平衡。當主管成為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模範,對組織和員工都會帶來正面影響。舉例來說,主管每天努力工作,但他也尊重自己的休閒時間和家庭。該主管的團隊成員會受到支持和啟發,開始關注自身工作與生活平衡,最終有助於建立友善的工作環境。

四、主管發起工作生活平衡的創意措施

創意措施是指由主管發起的行動,用在重組工作以提高員工效率而有助於員工生活平衡。主管根據整個工作團隊來思考員工的家庭∕休閒需求,提出相互支援措施,團隊成員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像是照顧年邁家人、接送小孩、重要聚會等。在措施下,如果有人需要提早下班,其他團隊成員可以幫助完成他們的工作。這樣協作和相互支援有助於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同時也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近年來,台灣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特別是年輕世代。一般企業要重視員工的工作生活平衡,而觀光產業更該如此,觀光從業人員提供專業知識與服務給顧客,但若生活失去平衡,這將影響工作表現和對顧客的服務品質。因此,提昇觀光從業人員工作生活平衡除了從組織端制定政策福利措施,更應該從與員工直接接觸的主管支持開始做起。企業應該鼓勵主管提供支持行為,無論是情感或實質面的支持,這些支持行為可幫助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壓力應對能力,進而提供更好的服務給顧客。
總之,推動員工工作生活平衡方案能使更多員工享受工作樂在生活,亦有助於打造一個友善和健康的工作環境,進而推動公司的永續發展。(投稿=林濰榕、整理=唐偉展)


【TTN旅報1321-1323期, 2023/10/30 出刊,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