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削價競爭國旅市場仍大有可為 爭取客製化的高端產品市場

新冠疫情重創台灣旅遊市場,2021年依舊國旅當道,國旅不比Outbound,如何媒合廠商增加會員利潤,將是南區甲聯會今年努力的重點。業者也要轉型因應旅遊型態的改變,一味的低價,唯恐降低旅遊品質影響市場,惡性循環的結果,受傷害的還是旅行社自己。建議以客製化產品及高品質服務爭取客源,高價團也有市場。

旅遊業因為新冠疫情,經營得很辛苦,還好有政府的補助案,讓旅行社有生意可做,但大家不懂如何賺錢,只想殺雞取卵,低價團根本是拿補助出來玩,對旅行社幫助並不大,何況很多業者至今仍拿不到補助款,還得要先貼錢。

旅遊業是「人」的事業,國旅更在意「溫度」,業者用心與客人交朋友、搏感情,讓客人心甘情願花錢,請他們規劃行程,這也是大型(電商)旅行社比較欠缺的。以自己公司為例,曾經一部大車只坐10位客人,賠錢照樣出團,或許其他業者並不認同這種做法,但為贏得客人信任,不讓客人因為無法出團而失望,只能「截長補短」以求穩定客源。

目前全球疫情持續升溫,國旅市場需求仍大,南區甲聯會會員以國旅業者居多,此時更加突顯其功能價值。1/6第5屆南區甲聯會會長交接,當天舉辦觀光旅遊推介會,來了全台70幾家廠商,特別像是晶華、君悅酒店及圓山大飯店等,也寄望今年國旅市場,現場詢問度超高,並且媒合成團。

儘管疫情對國旅業者來說,是個大好機會,台灣旅遊文化與型態正在改變,業者必須努力轉型,才能因應市場所需。台灣有不少經營高端路線的旅行社,賣的其實是服務,找出屬於自己的客群,提供客人更精緻化、設計化的產品,才能賺取更高的獲利。
(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朱正杰整理)

南區甲聯會會長 陳麗卿


【TTN旅報1178-81期, 2021/2/8 出刊,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