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奉行人生只有一次(You Only Live Once)的YOLO生活態度引起關注,如同及時行樂般,旅遊也是享受當下;比起一般旅客,YOLO的人生觀更憑著直覺行事,旅行不再希望「被規劃」,反倒喜歡意料之外的體驗與感動。
活在當下的YOLO族非常瞭解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2019年,透過Klook的單身旅行調查,發現台灣可以接受一人旅行的程度居然高居全球第2位(84%),僅次於韓國;這當中又以女性的57%高於男性,同時又有46%的台灣人表示已經一個人旅行過了,此外還有38%則是考慮要嘗試。
就在2022年12月底,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公布牛津英語詞典2022年度代表字-「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根據牛津大學的解釋,此詞指一種「毫不掩飾地自我放縱、懶惰、邋遢,甚至是貪婪享樂的行為,一種拒絕社會規範或者社會期的態度」。這樣的人在疫情後更「拒絕回歸過去正常生活」,是一種混雜著對現狀的不滿、消極情緒的集合,亦是對社交的焦慮;又或說「Goblin Mode」強調生活的舒適感、自在感,排斥社會群體的期待壓力,堅持做最好的自己。
哥布林模式能引起共鳴,就在於人們已經領悟:「脫離附加在表層的體面,擁抱隨性做自己」才是生活態度;甚至在社群媒體上,也開始承認自己並不總是像在FB或IG上那樣被過度包裝的理想性形象。
從生活可以慢慢發現,消費者的旅行心態與型態也在改變,所謂的網紅景點都是人擠人,那些垂涎欲滴的美照餐廳總是要排隊預定,與其被限制、被規劃、被安排,人們更期待隨心所欲的自主度假。於是,出遊只求在酒店內靜靜躺平,逛街只要隨興不需要有目的性,路上發現喜歡的餐廳就進去,而不需餐餐部落客推薦美食。即使錯過了一些所謂著名景點也不會覺得遺憾,這樣的旅程很符合「Goblin Mode」。
就如知名旅遊部落客霸丸所述:「近年來價值觀已經改變,難得出國一趟開始想走精緻路線,在有限的時間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就好了。再者,出國花2小時排網紅店?那還不如買個便當加一瓶清酒,去櫻花樹下發呆滑手機」。
德國詩人里爾克(Rainer Maira Rilke)就曾說:「旅行只有一種,即是走入你自己的內在之旅」;單車旅行作家石田裕輔也說:「即使是漫無目的地漂泊,也會有其意義吧!」,他認為:「我喜歡一個人騎車,雖然孤獨,卻是自由的,也更容易融入當地!」。
從YOLO再到Goblin Mode,看到的是新世代人的觀念轉變,當觀念改變,旅遊的模式也就會改變,消費者將越來越隨興,也許那種以「攻略為樂」的資訊將不再吃香。
總編輯
唐偉展
【TTN旅報1289-1290期, 2023/3/13 出刊,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