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疫情讓全球蓬勃的觀光產業急速凍結,連臺北市長柯文哲都強調影響程度與時間超出預期。臺北市觀光傳播局8/11舉辦「2020臺北後疫情時代觀光旅遊轉型論壇」,邀請觀光產業界人士齊聚,分享「旅遊平台數位轉型、旅宿業跳脫框架的創新服務,以及疫情後國際旅遊市場的行銷」,鼓勵業者可以跨界合作,創造各種機會與新商機。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政府除了防疫、紓困之外,更要藉此協助產業轉型,他強調,「振興不等於創新,唯有視危機為轉機,才能掌握企業轉型的最佳優勢」;柯文哲也直言,他預估兩年內市場不會好轉,為協助業者,臺北市府將以防疫旅館、安心住房、安心旅宿成功經驗,彙集產業界、學術界意見,打造「後疫情時代臺北市產業政策白皮書」,提供業界發展方向。
柯文哲強調,希望大家坐下來思考看看,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兩年之內不會解決,臺北市旅宿業該怎麼做?怎麼轉型?他表示政府不會比業界更了解市場,因為業界有生存的危機,一定比政府更有想法,所以希望透過9場論壇,用半年的時間,把整個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描繪出來。
「2020臺北後疫情時代觀光旅遊轉型論壇」邀請包括ez Travel易遊網董事長陳甫彥、風尚旅行總經理(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游智維,以及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擔任主講,期望透過「跨域合作、數位行銷、快速轉型及多角化經營」等因應策略,重新建構更寬廣、多面向的產業生態。
藉平台生態系瞭教民眾喜好進而行銷
ez Travel易遊網董事長陳甫彥分享後疫情時代,已產生的旅遊業質變,如何透過數位轉型,以產品力、行銷力、平台力,改變現狀。陳甫彥表示,「平台力」談的是如何整合實需的要求,並且拉近與消費者的互動,易遊網從2015年開始使用APP平台,透過資源的整合,臉書、LINE、電子郵件,將平台加總變成『平台生態系』,易遊網APP只是其中的一環,但掌握人群的屬性。也就是透過「平台生態」了解民眾的喜好,易遊網目前訂單有7成來自手機裝置,行銷策略就必須往手機靠攏,從網路當中,民眾的留言、回文,業者找出人們的輿情關注並互動,進而行銷。
借鏡日本在地創生 讓國人愛上台灣
風尚旅行總經理游智維則分享海外的旅遊市場,他以日本為例,國際旅客不斷到日本,但日本國內的在地飯店卻持續減少,因此業者透過省思「日本文化再發現」和在地連結,例如飯店的公共澡堂附近居民可以使用,村民食堂提供價錢便宜的餐點,飯店同時兼任野鳥保育組織,業者和村民成為共同體。
游智維強調,未來幾年能不能讓不出國旅遊的國人,願意把出國玩的錢留在臺灣,如果能夠留住這些旅客,或許下個階段國際疫情開始恢復時,臺灣再用全新面貌接待國際旅客,他們會更深刻的愛上臺灣。
未來商務旅遊減少 純旅遊會成長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認為,全球商務旅遊會有很大的改變,大家都在思考如何不出差,不要進辦公室;因此未來商務旅遊恐怕面臨沒有「會展產業」,因此降低了出差的必要性。
展望未來旅宿業發展,潘思亮直言,隨著視訊平臺ZOOM興起,虛擬會展市場已有超過10倍成長,未來商務旅遊將有很大變化,但純旅遊卻不會衰退,反而會成長、且更有深度;因為飛機票變貴了,所以大家旅遊次數會變少,但是旅遊的天數一定會增長,且因為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未來的世界不管旅遊、生活、工作,都是混在一起。
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局長劉奕霆在綜合座談時表示,臺北市府除了日前推出防疫旅館政策外,近期規劃多項旅遊行銷方案,從安心旅遊、臺北GO了沒,以及臺北外宿節,無論自由行或者團客,臺北市府提供很多優惠,目的就是希望創造城市間的差異性,遊客來臺北可以有更深入的旅遊。
此外,臺北市府也正在推五大無圍牆博物館,包括北投、大稻埕等,讓民眾能有更深度的觀光體驗,希望旅客能走進臺北街道巷弄內體驗不同地區的文化,期盼更多旅客發現臺北不為人知的美。
【TTN旅報1156-60期, 2020/9/14 出刊,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