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崛起 日本首都機場面臨轉型

【上圖】東京羽田機場因為近市區地位高漲。【下圖】ZIPAIR於4/11公布塗裝。

日本政府訂定在2020年訪日旅客數破4,000萬人次為目標,主宰首都圈旅客的成田機場與羽田機場可以說是任務重大,起降航班大幅成長。然而,隨著日本開放天空,日本地方單位積極向海外遊客招手,地方機場變得活躍,紛紛爭取直飛航線,也讓成田機場的功能發生變化,座位數在2019年達高峰後明顯下滑。

根據收集全球超過1,000航空公司和3,000多機場的飛航時刻班表等航空數據研究單位OAG(Official Airline Guide)預測,伴隨羽田機場2020年的時間帶大幅擴大,國內線與國際線的的航空座位數較2019年增加1,119萬席,到2021年也有持續增加的趨勢。相反地,成田機場從2019年的高峰2,623萬3780席,到2020年減少765萬席。主要原因在於由成田的需求正逐漸往羽田轉換,成田機場短期內陷入嚴峻處境。

羽田機場近市區票價更優

其中最大的理由在於成田機場的地理位置較遠離都心,成田機場與羽田機場的關係有點類似倫敦希斯洛與蓋威機場,蓋威機場因距離市中心近、轉接國內線便利,需求也愈來愈高。

羽田機場距市中心近,機票票價可設定較高,不管是就航空公司的立場或是時間就是金錢的商務旅客,均一面倒地偏愛羽田機場。如今年夏天法國航空即申請增班羽田-巴黎航班,改降羽田似乎更符合各家航空公司的期待。

地方機場開航長程線
削弱成田機場需求

隨著全球飛機的升級,飛機續航力愈來愈遠,經由成田機場往返北美的亞洲航線也變成直飛不中停成田。

再者,福岡、札幌等Inbound需求增加的地區的門戶城市,民間也發起活化地方機場、爭取直飛,也是削弱成田機場需要性的原因。

例如在2019年冬季因應二世谷的滑雪需求開航赫爾辛基-新千歲,澳洲市場也接在歐洲後展開滑雪需求的直飛航線,地方對地方的直飛路線的成功案例層次不窮,不再非得經由首都機場的例子愈來愈多。

成田將向LCC靠攏?
全新LCC品牌 ZIPAIR明夏啟航

對成田機場來說,另一個關鍵機會可能是充實LCC路線。成田機場的未來有可能變成要吸引以休閒需求為主力的LCC飛航、提供便於網路預約轉機服務、與飯店結合的商品等開發創新的走向。

日本航空於日前宣布全新LCC品牌-ZIPAIR,以波音787-8為主力機型,預計在2020年夏天開航成田-曼谷、成田-首爾,未來也以中程航線為重點開發航線。

隨著日本機場民營化,機場趣味化經營的時代值得期待。2020年東京奧運即將舉辦,日本受到全球關注,赴日旅遊市場不斷擴大,增加航線也成當務之急。在此同時,機場的角色、對航空公司的支援、更流暢有效率的操作等都將變得較過去靈活。

日本首都機場 – 座位數預測
年 / 機場 羽田空港 成田空港
2018年 5,398萬8,778 2,522萬0,275
2019年 5,472萬5,832 2,623萬3,780
2020年 6,591萬3,623 1,858萬2,022
2021年 6,715萬2,093席 1,932萬4,379
2022年 6,841萬4,751 2,009萬6,398
** 羽田空港含國內與國際線 (資料來源= OAG)

【TTN旅報1087期, 2019/4/22 出刊, 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