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生活系列之①】員工士氣若低落 比疫情 本身更可怕!!!

【上圖左】釜山觀光公社駐台辦事處處長鍾彙琳、【上圖右】星悅航空業務主任高雅婷、【下圖左】佳達旅行社林文惠、【下圖右】喜鴻旅行社同業行銷部主任羅建志。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究竟這段抗疫期間,大家是怎樣的心情?日子又是怎樣過的?
旅報從本期開始,推出「我的抗疫生活」分享給讀者。希望大家多注意健康管理,做好再出發的準備。

釜山觀光公社駐台辦事處處長鍾彙琳 [上圖左] 共體時艱 疫情過後台韓會更好

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除了關心台灣疫情,作為韓國釜山的觀光代表,也必須緊緊追蹤韓國整體的狀況,雖然不是第一線的旅遊業者,但我們仍堅守岡位為旅遊業者提供第一手的消息,並且盡力安撫來諮詢韓國疫情的旅客,目前大多旅客打電話詢問航班取消的狀況,以及釜山疫情如何等等,幸好旅客都很理性,沒有遇上甚麼困難。

目前釜山觀光公社能做的,就是隨時追蹤台灣及韓國疫情動向,雖然每每聽到韓國或台灣疫情變化時,都會深吸一口氣感到無奈,但這種時候盡力各司其職、共體時艱,過去台灣挺過SARS、韓國挺過MERS,相信這次新冠疫情過去後,台韓之間也能回復之前的觀光狀態。

星悅航空業務主任高雅婷 [上圖右] 利正赫同志慘遭蓋台!

過年中國大陸零星傳出肺炎傳染病,起初並不以為意,小年夜武漢封城之後,讓大家突然正視到疫情的可怕,原本年期間Facebook上到處被韓劇《愛的迫降》的利正赫同志鋪天蓋地洗版的熱烈討論,瞬間被打入冷宮了⋯⋯,現在FB洗版的主題都是公主大人。
大年初一到機場,發現原本應該人聲鼎沸的桃園機場空蕩蕩的,大家開始撥電話詢問退團的相關條件,每接一個訊息背脊就發涼一截!

從開工到現在的心路歷程大致上就是,第一週,每天都覺得渾身無力的回家,滿臉很厭世;第二週,開始跟友人們互相關心誰家的航線退團率最高,以及不斷地抱怨為什麼;第三週,已經慢慢接受大家找我只為了退團這個現實,下班看看Facebook「靠北旅行社」粉絲團的留言互相取暖,也會留言好抒發一下壓力,同時也與同業朋友相互關心。

佳達旅行社林文惠 [下圖左] 媒體報導太過渲染疫情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旅行業者遭受嚴重衝擊,最近聽到太多退團的案例。像我也有客人(2大2小)原本準備去韓國,但因為先生的公司發文說,回國要自主隔離,因為深怕影響考績,結果就不敢出國,想要取消行程。還有客人過年要到大陸的,後來也不能去了要退費。生意做不成,之前等於做了白工,業績不好任誰也快樂不起來。身為旅行從業人員,希望客人玩得開心,民眾此刻害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許多人對疫情或是隔離防治這些,還是搞不太清楚。與其太過擔心,建立正確的防疫觀念反而更加重要。如果依我的看法,很想告訴客人,疫情其實沒有那麼嚴重,流感的致死率還比較高呢。

但客人能否接受我說的,又是個問題。可能有人會認為,旅行社就是為了賺錢,所以才會鼓勵出團,誰能保證不得肺炎呀?我覺得民眾的憂心免不了和新聞有關。最近媒體報導太過渲染,資訊氾濫比SARS時期更讓人恐慌,社會充滿亂象,讓人心情大受影響。

喜鴻旅行社同業行銷部主任羅建志 [下圖右] 努力爭取同業利益 樂觀看待景氣復甦

我目前在台中分公司擔任同業部門小主管,近期因新冠疫情引發的團體取消潮,一開始僅針對中港澳,但隨著各國確診案例增多、影響客人信心,包含疫情影響較小的歐洲、土耳其等,也出現退團狀況,尤其每週一都是取消高峰,可能因為新聞在週末常有爆點,客人看了以後紛紛在週一採取動作。

第一線的agent已幫忙過濾掉不理性的客人,我們亦幫忙整理法規跟分級標準圖表,方便他們跟客人說明,但仍不免左右為難。例如一團已經成團的團體,部分信心崩潰的人在第一時間取消,但他抱怨旅行社要收取手續費;其他沒有取消的旅客,則想等人數最後不能成團,讓旅行社直接退費、自己就沒有損失,但若旅行社說人數不成團也沒關係,願意扛起損失照常出團,這些客人又會不滿;如果我們整團取消,agent可能會覺得自己白忙一場,也無法從中得到行政費用,而第一時間取消、已收取手續費的客人,此時又會回來索討手續費。

近期雖然有些旅行社推瘋狂促銷,但我覺得成效不大,還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多進修、儲備戰力,疫情終究會過去,我樂觀評估跟SARS一樣整體影響約半年左右,屆時各旅行社與航空公司都會釋出優惠,依照台灣人面對疫情恐懼、面對優惠勇敢的性格,景氣會再復甦。

【上圖左】翔順旅行社總經理羅麗瑩(右)、【上圖右】百威旅行社副總經理俞示芬、【下圖左】旅遊家旅行社總經理周順禹、【下圖右】馨樂旅行社總經理許策淵。
翔順旅行社總經理羅麗瑩[上圖右-右邊] 勿因小失大 理性溝通解決

本身以安排MICE企業獎勵旅遊為主,由於單一團客數動輒百人、甚至數百人;而各企業對於新冠肺炎的出國旅遊規定都不同,只能一邊安撫旅客轉旅遊點、一邊與協力廠商航空公司、飯店、郵輪、地接旅行社溝通,讓已付訂金的機位或房間儘量可以延後使用。

首當其衝的就是2月上旬的180人前往檳城+蘭卡威高端企業獎旅團;當時疫情剛爆發不久,不敢出遊的居多,由於檳城、蘭卡威不在疫區中,加上航空公司也沒有停飛取消航班。經過與該企業溝通後,取得3共識:1.行程途中不能被歧視,2要提供國旗讓外界區別此團是台灣人,3還要本人(旅行社老闆)親自帶團。抵達目的地出關後,在當地美好氛圍與氣候下,大家紛紛拿下口罩享受假期,旅遊歸國滿意度都很高;這次能順利出團,證明只要能理性溝通,在安全的地區旅遊依然是無慮。

我都跟多年合作的協力廠商灌輸「不要因小失大」,像是某團早就給飯店200萬元訂金,溝通後獲得再順利延期到明年使用;此外也與航空公司溝通,讓客人可以轉飛其他航點或是延後,至少還可留住客人。另一方面,也跟客人開誠布公的協商,希望旅客也能選擇延後出發或是轉航點。

經過理性溝通,感謝大多數企業公司都可以諒解配合、甚至主動安慰關心,MICE團以延期舉辦最多;相對之下,一般散客比較不理性,常激動說要提告,並以選擇退訂為主。

百威旅行社副總經理俞示芬[上圖右] 整頓好心情 迎接更好的未來

從新冠病毒疫情開始擴散時,其實我本來沒有太擔心,隨著疫情升溫家人也希望我盡量不要出國。

雖然媒體報導會引發旅客不安,但是也因此正確傳達許多關於合約、退費規則等資訊,基本上跟客人溝通、講解後都能理解。還好公司guts夠,當我們的最佳後盾,而且許多同業也都明白此時此刻大家要共體時艱,覺得很感激也很欣慰。

新冠病毒疫情對旅行業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但是如果藉此機會能夠淘汰部分體制較不健全的公司,市場藉此汰舊換新、提升品質何嘗不是壞事。

旅遊家旅行社總經理周順禹[下圖左] 同業應增加互動相互鼓勵

新冠病毒疫情在除夕前後爆發,連假期間的不安定和疑慮在開工那天大爆發,一上班就接到客人電話要取消行程,電話線路幾乎沒有停過,每天都在接單,只是都是取消訂單,雖然相關政策條例都有,可是旅行社開票、簽證費用代墊等其實都是旅行社先付清了,客人其實很多細節並不清楚,只認為要拿回該有的退費,如果不好好解釋,就等著品保見,或是馬上收到存證信函。

澳洲、紐西蘭雖然不是疫區,但是因為疫情升溫導致大家出國意願降低,這兩週每天上午都會開會跟業務討論、案例分析,跟客人吵架、掛電話也不是辦法,試著找出折衷辦法,以前是面對同業相互搶客,現在則是要學著怎麼留住客人。

經過這兩週的發酵,取消的狀況有慢慢趨緩,有些客人起初堅持要退費,也開始會想說不如出國走走轉換心情,雖然很多團體本來30人都縮小為10人就出發,但是換個角度想,旅客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品質,因此公司鼓勵領隊多發文、傳遞正面快樂能量。

這段期間會擔心有些中小型旅行社可能挺不過難關,郵輪公司勢必要面對更嚴峻的挑戰,其實很多紐澳地接社都已經減半薪或者休假,影響層面絕對超乎大家所想。這段期間除了調整公司經營方針、流程細節,同業間也能彼此多交流,不單純只是相互取暖,也可以趁此增加互動、聯絡感情,透過交流學習成長,相信疫情終究會過去,屆時會準備好、敞開大門提供旅客最優質、實惠的商品。

馨樂旅行社總經理許策淵[下圖右] 員工士氣若低迷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

2019年尾到2020年初馨樂旅行社受到雙重打擊,作為遠東航空中部總代理因停飛問題虧損近百萬,接踵而來的新冠疫情又讓原本金門及廈門進香團共300多人取消。

市場雖慘淡,但做為老闆心情絕對不能先低落,馨樂旅行社疫情爆發當下馬上通知員工要有奮戰到底的心理準備,先由較好掌控的國民旅遊開始著手,開始重新企劃澎湖產品,推出虎井嶼特殊旅遊路線,廣招同業出團考察,一天之內就找到500多人,以「抗疫救觀光,消費留台灣」為口號激勵同業。

以上種種措施短時間內很難為公司帶來獲利,但老闆若用扣薪水或放無薪假等措施,導致士氣低迷,反而比新冠疫情更可怕。


【TTN旅報1130/1131期, 2020/2/24 出刊, P8-9】


【我的抗疫生活系列之③】全薪不減 全心奉獻~(1)

勇敢抗疫 樂觀生活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