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離島適合發展探險遊輪嗎? ACDT離島大考察全紀錄公開

【上圖】ACDT於5/21~29深入考察台灣跳島遊輪潛力點。【中圖左】馬祖北海坑道。【中圖右】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耿揚名。【下圖左】曬飛魚是蘭嶼獨有的景象。【下圖右】蘭嶼達悟族傳統舞蹈「甩髮舞」。

為了解台灣離島發展探險船跳島航線的可行性,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ACDT)於5/21~29深入考察台灣跳島遊輪潛力點,期間走訪馬祖、澎湖、金門、蘭嶼、綠島等離島,針對如何操作探險遊輪跳島,及相關軟硬體設備需求進行深度了解及討論。

這次行程也是配合交通部觀光局2019年小鎮漫遊計畫,共同聯合辦理行銷活動推廣,透過遊輪航線的包裝,跳脫陸地觀光,以海上看島嶼的角度了解台灣在地魅力,行程由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耿揚名、秘書長楊永桓帶隊,考察內容包含各個離島的港口設備、搶灘條件、定錨位置、岸上接駁、觀光景點、生態資源等多面向深入了解。

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耿揚名表示,遊輪旅遊是朝陽產業,全世界每年有14億人次在旅行,但遊輪旅遊佔不到3,000萬旅客量,比例很小、發展空間還有無窮大!

目前世界最熱門的航程排名為加勒比海、地中海、亞洲、北歐冰島挪威、澳洲、南極、環球航程,其中亞洲快速竄升,台灣又在亞洲遊輪旅客比例中排名第二,也就表示台灣對於遊輪旅遊的認知成長快速,且穩定向上發展。

而小型探險遊輪與一般遊輪有甚麼區別呢?探險遊輪的特性在於,船有特殊的設施與要求,例如硬體設備必須要能夠突破較難穿越的地區,需要具有特殊設備,包括破冰、搶灘等,而航海人員的技術也有一定的要求與專業;另外,探險船除了駕駛、輪機、旅館部門外,還有特殊服務部門,是一般遊輪沒有的單位,這部門集結許多專家學者,甚至探險家,為旅客提供航程詳細解說的服務;探險船上沒有賭場,但有很多專業知識講座,一邊遊玩一邊學習;探險船主要走訪特殊航線;另外,探險船的不定性高,雖然有既定航程,但會因為天氣、或者突發狀況,或是為了觀察海上某些生物而微調行程,機動性相當高,也讓旅程充滿驚奇;最後,探險船非常注重生態與環保,這也是協會很重要的核心價值。

探險船為了方便登陸,通常會具備Zodiac橡皮艇,母船停靠在外海必須先考慮海床情況是否適合定錨,找到適合的錨泊點後,才以Zodiac登陸(上岸點不能離母船太遠),適合的地形為沙灘、潛水區、灣區、沒有暗礁等等。

目前全球十大探險遊輪航線為英倫三島、澳洲金伯利(Kimberley)、阿拉斯加、亞馬遜河、巴布亞新幾內亞、加拉巴戈斯群島、格陵蘭冰島、北極、南極、北極點,而能夠吸引探險船旅客的亮點包含美麗的地景、野生動物、獨特文化、歷史性的背景、水域遊憩相關活動、當地傳統、跟當地人有互動(尤其是童叟)、傳說故事、專業導覽人員(最好是雙語)、資訊化,最後則是友善歡迎的態度,台灣離島的觀光資源具有潛力,但在某些服務上還需要多加強,期盼政府能夠協助,打造更好的國際接待環境。


台灣5大離島發展探險遊輪的優缺點分析


【TTN旅報1095期, 2019/6/17 出刊,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