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連3年旅客數破千萬 勉勵業者拼轉型升級

前排左起觀光局局長周永暉、行政院督導觀光發展的政務委員張景森、副總統陳建仁、交通部次長范植谷和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共同啟動「智慧型旅、感動體驗」台灣旅遊新時代
觀光節首設「政府機關優良觀光員工獎」表揚優秀基層

( 文=王宣喬 攝影=陳楚涵 )

連續3年來台旅客人數突破千萬人次,2017年更創下1074萬人次的歷史新高,其中政府積極推動的新南向市場首度突破200萬人次,韓國、歐美旅客數也寫下亮眼成績。交通部觀光局3/1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辦「2018年觀光節慶祝大會暨建制局慶」,表揚感謝提振台灣觀光產業的海內外合作夥伴,今年副總統陳建仁首次親臨現場,並頒發「台灣觀光特別貢獻獎」給美國公共電視網(PBS) 製播Travelscope旅遊節目導演Joseph Rosendo。

「台灣觀光貢獻獎-連續10年得獎」獲獎者有韓國、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共9名代表業者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觀光產業已成為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關鍵產業,2017年所啟動「Tourism 2020:台灣永續觀光發展方案」,係以「開拓多元市場」及「推廣國民旅遊」為兩大目標,在各界的耕耘下,來台旅客連續3年破千萬人次,達1,074萬人,國內旅遊也持續往2億人次目標努力。

中華民國旅館全聯會榮譽理事長徐銀樹(左)和高雄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劉坤福(右)獲張景森頒贈「推動台灣觀光宣傳及獎勵旅遊有功團體或人員獎」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去年雖然陸客減少帶來衝擊,但是政府推動包含穩住中客市場並優化、大力推動免簽及簡化簽證手續開發新市場、拓展國民旅遊與國際觀光互補等3項觀光發展策略,均促動新南向等新興市場之開拓。2017年東南亞來台旅客增長近30%,而新南向市場旅客人數更首次達到200萬人次,韓國旅客突破100萬人次、增長20%,歐美旅客也有8~12%的成長,代表台灣觀光客源結構已成功轉型。

交通部次長范植谷表示,觀光局去年推動「生態旅遊年」,讓台灣觀光不只更有特色,也更尊重在地與永續發展。而2018年觀光局定調為「海灣旅遊年」,將以「台灣10+島」為活動品牌,透過「本島+離島」的觀光模式,期望發揮1+1>2的加乘效果,帶動本島及離島的整體觀光發展。

【左圖】左起上順旅行社副總經理彭西鄉、喜美旅行社總經理黃文桂,右起雄獅旅行社總經理游國珍、閔聖國際旅行社董事長蔡淑卿獲頒「優良觀光產業從業人員獎」。【右圖】左起屏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台灣省聯合會副理事長趙怡光,右起中華民國觀光領隊協會理事長張榮坤(由逸歡旅遊董事長駱炫宏代領)和台灣觀光遊樂區協會理事長李吉田獲頒「優良觀光產業從業人員獎」。

啟動「智慧行旅、感動體驗」時代

去年總統蔡英文提出3項觀光政策,其中「區域聯合治理」的概念已逐步在「南高屏澎」和「中台灣」等縣市落實。

隨著時代逐漸改變,旅遊的型態也不斷改辦,自由行旅客人數不斷增長,台灣必須加緊腳步提供更優質、便利、友善的旅遊環境,逐步擴大市場。張景森表示,行政院將全力支持台灣觀光發展,優化產業和旅遊環境,以具體行動和預算支持,盼業者持續努力、力拼轉型升級,提升觀光安全及品質。

台灣除了推動生態旅遊與深度旅行,也期許用智慧行旅跟感動體驗成就台灣觀光事業,讓更多旅客在台灣獲得更美好的體驗與感動,全力迎接「智慧行旅、感動體驗」的觀光新時代,並希望在觀光產業與政府合作下,能將台灣團體、自由行產品朝客製化、精緻化、主題化和國際化的目標努力,將台灣形塑成亞洲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2018新增「政府機關優良觀光員工獎」

觀光產業要永續發展,需要產業與政府攜手合作,缺一不可,因此今年特別新增「政府機關優良觀光員工獎」,表揚政府部門第一線的績優服務公務員,包括縣市政府、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駐外辦事處等共15名優良同仁。


【TTN旅報1028期, 2018/02/05出刊, 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