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客運市場已於2023年逐漸走上正軌,隨著旅遊限制逐漸放寬,人們的旅遊熱情逐漸回升。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測,亞太地區整體需到2025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不過根據民航局數據分析,目前依照2023年1月載客率73.3%跟2019年整年度比較來看,出、入境人次已恢復4.7%,因此推估台灣旅遊市場有望在2024年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當前情況下,由於台灣解封時間較晚,一旦旅客信心恢復,再加上航空公司積極復飛、拓展航點和密集增班來提高國人出遊意願,大量的出境旅遊需求必將出現。
疫前、疫後航空及旅遊市場有了不一樣的轉變,若從航空公司、旅遊業以及旅客三方角度分析,對於旅客來說旅遊習性初期以剛性需求為主,而後自由行程增多;團體而言,初期以家族旅遊居多,後期則以小包團即客製化行程、歐洲等長天數的需求大增。從旅遊業角度來看,目前重要人員仍未全數回歸,導致人手明顯不足,再加上機票、酒店、地接等成本增加,以及Inbound之國際旅客仍受限制,整體市場仍未穩定。
站在航空公司角度分析,自疫後FIT、GIT佔比產生變化,FIT從原先75%提升至90%,而GIT則從25%下降至10%,可以看出旅客自主性明顯提升,且FIT趨勢明顯集中於BSP,與此同時OTA的訂位量也有顯著的增加。相對地,W∕S的家數減少,OLS銷售比重變得更高,此外,由於防疫成本、油料、受到烏克蘭戰爭的影響導航路變更以及通膨因素,航空營運成本也明顯增加。但由於航班恢復各區不一,導致票價漲跌分區有異。
市場復甦的速度仍取決於多方因素,因此旅遊業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相應的策略,以確保市場能夠順利恢復到疫前的水平。(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林欣兒整理)
中華航空台灣地區處長兼台北分公司總經理
李宜洲
【TTN旅報1293-1294期, 2023/4/10 出刊,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