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特輯】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 籲請政府把國旅市場放在第1位 多幫助國旅發展

【上圖】去年觀光產業各公協會理事長以及貴賓合影,表達力挺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下圖左】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朱永達。【下圖右】國旅協會拜會各縣市政府。

交通部觀光局及各地縣市政府近年來努力發展觀光,將宣傳焦距在境外觀光客上。但是,還有另一塊更大的市場卻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國旅市場。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在去年年初成立,共有105家會員齊聲呼籲政府重視國旅市場。理事長朱永達也呼籲,國旅客源比起境外觀光客穩定,而且沒有文化隔閡,是最容易服務,又擁有龐大商機的客群。

政府應重視國旅百億商機

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朱永達表示,從中央到地方觀光局處,都視國外觀光客為首要行銷對象,尤其是針對日韓、新南向及陸客,皆是政府眼中「寵兒」,只要與國外觀光客相關的大事,官方皆不遺餘力的在報紙、網路新聞、電視新聞等媒介宣傳。但是,協會必須呼籲政府將擁有百億商機的國旅市場擺在第一位,國外入境市場才是次之。因為,國旅包括鄰里長出遊、公司行號員工旅遊、學生旅行團、連同自由行擁有百億商機的潛力。

舉例,1個人一日遊的花費約落在1,800至2,000左右,2日遊約3千至6千左右,3日遊更可上看到5千至1萬2。國旅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不受航班、出入境、風俗文化、病疫等問題,所以是最穩定的客群,這是境外遊客無法比擬,所以希望台灣各觀光單位能將國旅擺第一,一起共賺百億商機,也希望在媒體行銷上首重國旅,將各縣市觀光資源首要告訴國內遊客,接著再去宣傳境外觀光客,兩大客源一起同步宣傳。

去年中部7縣市政府組成觀光聯盟主推國旅市場,正是因為交通不方便,所以政府才推出台灣觀巴與台灣好行,如果政府大推國旅,也可拉抬台灣觀巴與台灣好行的載客量,讓兩者載的不只是國外觀光客,還有更多的國旅觀光客,而且國旅客重遊的比例比外國觀光客高很多。

國旅協會願成為產官學間的橋樑

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成立的目的是成為旅遊業與觀光局、各縣市觀光局處之間的橋樑,替所有的國旅業者爭取應有的權利,對於任何不平等、不合時宜的法規爭取溝通與協調。例如遊覽車的檢查表、發展觀光條例第27條修正案。政府想鼓勵青年回鄉創業,將乙種旅行社的保證金降到150萬,協會必須呼籲政府希望政府想好配套及後續的問題,否則台灣旅遊市場接下來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消費者的權益也將難以保證。另外,觀光局統計數據國旅自由行高達9成的數據是不正確的。但是,經過公協會與政府多年協調,觀光局仍不改萬年不變的調查題目,又不接受產業界的指證而一意孤行。如果照政府錯誤的方式去採樣,造成數據與現實落差太大,施政就會出現問題。協會極力要求觀光局委託的統計公司能對於採樣的題目請加以重新評量調查。

回顧2018,協會從成立到讓各縣政府認識,藉由不斷四處拜訪,讓協會獲得各界認可;國旅協會是30年來台灣第一個以國旅為主的協會,雖然會員只有105家,未來將串連更多業者,這些都是協會引以為傲的地方。尤其去年協會運用旅行社的專業解決遊覽車檢查表等議題,顯示協會存在的價值。2019年希望能夠與各縣市政府有良好默契,藉由跨全國性協會的體系,所有資訊馬上可以布達全國業者。協會非常樂意成為全國各縣市政府的顧問與橋樑,期許2019年國旅市場能夠正常化,將不平等、不合時宜的法規藉由溝通然後解決問題。

國旅人次未改變只是競爭者變多

2018年的國旅人次並沒有改變,但業者還是喊市場不景氣,那是因為競爭者變得比以前更多,尤其陸客、東南亞等客源減少,許多原本接待陸客的旅行社都轉來做國旅生意,再加上年金改革,導致禮拜1至5的軍公教人員旅遊次數減少,市場變得更競爭。相反的,如果外國觀光客增加,同樣國旅業者也會面臨訂不到車,景點太過擁擠等問題,所以各有利弊。

其實,台灣飯店不斷的用創意改變住宿體驗,也有越多的建商投入飯店業,新飯店淘汰掉舊飯店,提升台灣接待觀光客的能力,也提升國民旅遊水準。


【TTN旅報1075/1076期, 2019/1/28出刊, P64】